長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09章 沒偷出來,八零小俏媳,長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類似的話我曾說過,我說蕭總這麼做,並不是為了得到大家的感謝,而是因為她的丈夫就是一名軍人。
還有她丈夫的家人,那一家人裡也有太多人同樣是如我們一樣的軍人出身。
她這麼做,是因為心中的那份對於軍人特殊的感情,還有的就是對於我們這些曾參過軍的人的無比的尊重。
但是他們在聽了我的話後,就更加的想要見到你和衛連長了。
而且更加的幹勁兒十足起來,如果不是在他們帶頭的努力下,我們的廠也不會這麼快就建起來,更不可能這麼快就可以開張生產。
人都講人心換人心,我想這話放在他們的身上是一點兒都沒錯的。
而且我也相信,他們以後一定會越幹越好。我們的廠子,也一定會越來越好。”
楊玉坤越說顯得越激動,那激昂的神情,彷彿已經看到了酒廠騰飛起來的樣子。
“我也非常強烈的有這樣的信心,有了楊大哥這樣的人幫我,我堅信我們的廠一定會辦得大大的成功起來。”
蕭婉本就非常期待的心情,被楊玉坤這麼一說,更加的信心十足起來。
接下來的時間,楊玉坤帶著蕭婉在生產的車間裡轉了轉。
寬敞又明亮的生產車間,引進的又全部是最為先進的生產裝置。有些裝置,甚至是蕭婉動用了各種關係,從國外購置而來。
所有的工人也經過了一系列的上崗前的培訓,又經過最後一次嚴格的考核後,最終把所有精英的人員都留了下來。
如今一切的生產裝置全部都按要求整齊的擺放在那裡,只等後天開業儀式舉行後,就開始按下電鈕,將裝置正式的執行起來。
此時車間裡有一些工人正在搞著衛生和前期的一些準備工作,這些人裡,有的是從小月村招來的工人,他們是認識蕭婉的。
見到蕭婉到來,都熱情的和蕭婉打著招呼。
這個在他們的印象裡很少說話,卻是在全村都出了名的學習好的蕭家葉子,好像突然一夜之間就變成了另一個人一般。
要讓他們想或是分析的話,認為蕭婉的轉變就是在她嫁給衛寒川,和衛寒川一起去燕都,然後再回來後而開始的。
而且變得讓他們再看到蕭婉都有些怕怕的感覺,雖然每次看到蕭婉時她都是笑眯眯的樣子,但不知怎麼回事,看了就是讓人覺得這姑娘和同村別的姑娘很是不一樣。
尤其是她的那個叫衛寒川的當兵的丈夫,那才叫一個更加的嚇人,讓人看都不敢多看一眼。
但是不管怎麼說,人家嫁到了燕都去,嫁給了一個當兵、而且又是當官的兵,又考了一所全國最好的大學,有了本事後卻沒有忘了回來造福村裡,這就是值得所有人尊敬和敬重的事。
連帶的,現在全村的人對蕭義和任彩月都更加的敬重起來。就連和蕭婉家一直來往親密的蕭永富一家,在村裡的人緣都好了起來。
以前因著蕭仁和趙冬梅夫婦二人的關係而對蕭永富一家也避而遠之的村民們,現在見到蕭永富時,都是無比的親熱。
雖然是一個村的人,但是因為以前蕭婉一直唸書,即便是放假回家也是每天除了幹活就是幹活,也從不出去找同齡的人玩兒,所以對於大部分人,蕭婉都不知道他們的名字。
對著這些和自己打招呼問好的男男女女,蕭婉也只得微笑的一一點頭回以問好。
看完生產車間,一行人又去了試驗房。
所謂的試驗房,其實就是一個類似家庭式的小型釀酒工廠。主要給兩位釀酒的陳師傅和仁師傅所準備。
說起這兩個人,蕭婉不由就會想樂。
可能是懷有一技特長的人性格都會有些特別或是古怪吧!陳師傅不用說,性格肯定是屬於古怪的那一類,也就是和蕭義還能說話多一點,對其他人是連一個字都不肯多說的。
而這位汪洪亮幫蕭婉找來的姓仁的釀酒師傅,當初若不是因為老伴兒得了重病兒子們都不出錢給治的話,他也不會答應汪洪亮的邀請。
說來這位來自南方的釀酒師傅也是令人可嘆,就因為手藝高,釀出來的酒比當地任何一家的酒都好,就招了嫉恨。
他們那個小鎮其實就是因為幾乎家家釀酒而聞名全國的,仁師傅的性格比較古板,只知道悶頭在自己的小酒坊裡釀酒,由於只有他和老伴兒兩個人工作,所以產量也非常小。
而他們所生的四個兒子因為嫌釀酒太辛苦,又賺不到多少錢,所以便都沒有跟從他們的父親學這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