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入京進諫,漢天子,六道,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高句麗王,名叫高無恤,他便是高句麗歷史中大名鼎鼎的大武神王、大朱留王。
以高句麗的歷史來看,高無恤算是一位很有能力、很有作為的君主,野心勃勃,開疆擴土。
東扶余的第三代君主就是被高無恤殺的。
後來高無恤持續進犯幽州,惹『毛』了遼東太守,遼東太守舉兵攻打,爆發了著名的丸都山城之戰。
當時的遼東太守,率遼東漢軍把高無恤圍困在丸都山城之內,孤立無援,眼瞅著要彈盡糧絕,高無恤竟然出人意料的派出部下,給漢軍送去酒肉。
此舉導致遼東太守誤以為丸都山城內糧草充足,而當時,漢軍糧草已所剩無幾,無奈之下,遼東太守只能選擇撤兵,高無恤可謂是兵不血刃的解了丸都山城之危。
只此一件事,就足夠高無恤吹噓一輩子的了。
高句麗只是個彈丸小國,所發生的戰爭,與中原戰爭相比,都屬小打小鬧。
在高句麗的戰爭史上,不可能找到像昆陽之戰那種規模的大戰役。
這次隨高無恤一同前來洛陽的,還有王子高解『色』朱。
高解『色』朱並不是高無恤的兒子,而是高無恤的親弟弟,後來得封號閔中王。
高無恤得子較晚,目前太子還只是個不懂事的小娃娃。
另一位同行者,則是高無恤的女兒,也就是高句麗公主,高景慧。
高景慧的年紀不大,只有十六歲,在高句麗國,素有第一美女的美譽。
高無恤、高解『色』朱、高景慧抵達洛陽時,劉秀並沒有出城迎接,出城相迎的是右將軍鄧禹和左將軍賈復。
這個迎接規格也算是夠低的。
堂堂的大漢天子,不出城迎接,倒也實屬正常,可連三公九卿都不派,只派左、右將軍出城迎接,這著實是令人臉面難看。
聽聞前來迎接自己的是左、右兩將軍,高無恤的臉『色』瞬時間沉了下來。
高解『色』朱轉頭看眼兄長,小聲提醒道:“大王,我們此行,可是有求於人啊!”
言下之意,千萬別搞僵了雙方的關係。
高無恤聞言,將怒火一壓再壓。
他舉目向前看去,只見鄧禹和賈復正騎馬走過來,他小聲說道:“依羅!”
依羅是高無恤麾下的頭一號猛將,身材高大魁梧,相貌兇惡,斜披著獸皮,裡面赤膊,『露』出半邊的胸口,身上橫七豎八的疤痕猙獰可怖。
跟隨高無恤多年,高無恤一句話,依羅立刻心領神會。
他跨步出列,迎著鄧禹和賈復走了過去,他雙手一伸,將二人擋住,大聲說道:“高句麗王在此!”
鄧禹和賈復對視一眼,相視而笑。
兩人雙雙下馬,鄧禹開口說道:“世間只有下句麗侯,又哪來的高句麗王?”
他這句話,極大的刺激了高句麗人。
王莽當年把高句麗改名下句麗,把王降為侯這事,已經成為高句麗的心病、痛腳。
依羅氣得臉『色』鐵青,鬚髮皆張。
他哇哇怪叫一聲,伸手就去抓鄧禹的衣服。
賈覆在旁,慢條斯理的將鄧禹向自己身後一拽,而後抬手扣住依羅的手腕,也沒見到賈復怎麼用力,只隨意的向外一送,依羅站立不住,噔噔噔的連退出好幾步。
好不容易穩住身形,依羅臉『色』頓變,後面的高無恤和高解『色』朱也同是變『色』。
行家一伸手,便知有沒有。
依羅的力氣有多大,高無恤等人很清楚,而對面的漢人,充其量也就三十來歲,面白如玉,相貌堂堂,看起來文質彬彬,可沒想到力氣竟然如此之大。
穩住身形後,依羅很是不服,怒吼一聲,作勢要拔肋下的佩劍,高無恤斷喝道:“依羅!”
喝住了依羅,高無恤、高解『色』朱翻身下馬,走到鄧禹和賈復近前,高無恤拱手說道:“不知兩位將軍是?”
鄧禹拱手還禮,說道:“右將軍,鄧禹!”
賈復也是拱手還禮,說道:“左將軍,賈復!”
高無恤故作恍然大悟道:“原來是鄧將軍、賈將軍,失敬、失敬!剛才依羅多有冒犯,還請兩位將軍海涵。”
鄧禹含笑說道:“好說好說,對邊荒異族,我大漢向來心胸開闊!”
高無恤被噎得直翻白眼,依羅大怒,跨步上前,想要出手教訓鄧禹,賈復隨之迎上前一步,擋住依羅的同時,還似笑非笑、好整以暇地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