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章 乎爾復終於掌軍隊
王封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39章 乎爾復終於掌軍隊,隋唐群英傳:最全隋唐演義,王封臣,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好處了,自然保舉王威、高君雅為監軍。這麼一來,二路伐瓦崗的軍隊裡頭自然就產生矛盾了。
監軍和大將軍共同掌管兵權。那您想想,誰聽誰的?按說是監軍聽大將軍的。但是,雙槍乎爾復他說不起話呀,在軍隊當中威信不夠啊。王威、高君雅天天地耍老腔,這乎爾復能怎麼的呀?乎爾複本身這個人也不是一個強梁之人吶。他要是強梁,他也走不到今天。也被他的師父雙槍丁彥平給拍得差不多了。也就是說,把這個自信給打擊的差不多了。所以,如果不是被逼到萬不得已,這乎爾復也難以說出“不”字來。又是初掌兵權,那這邊有兩個老領導,人家又是監軍——“哎,只要人家說的有道理,只要是這個出入差異不那麼大,也就行了,聽人家的就得了,人家畢竟統兵帶隊多年吶。現在朝廷命我把這金提關打下來,我們的目標就是拿下金提關。拿下來之後,我就立了功了。到那個時候,朝廷自會封賞。一步一步地早早晚晚有一天,我能夠獨自帶兵。到那個時候,一切就順從我意了。還是那句話——英雄無時且耐時吧!你看我忍耐這麼多年,終於忍得雲開見月明瞭。我終於由一個名不見經傳之人、一個白衣之人,現在已然成為了一方統兵帶隊來伐瓦崗的大將軍了。行了!得到靠山王楊林的青睞了!這就是我這麼多年忍辱負重換回來的!我再慢慢地走,老天不負我這苦心之人吶!”他也會自我安慰。
但畢竟這是自我安慰,心裡頭仍然彆扭。那平常辦事難免就效率低下,互相扯皮呀。因為,對於王威、高君雅來說,他總覺得不能夠跟乎爾復認知相同,怎麼也得比乎爾復高一籌。那怎麼才算比乎爾復高一籌呢?那也就是乎爾復要向東啊,我們就得說向西。怎麼呢?我們得說出理由來呀,才顯得你往東考慮不周啊,你毛還沒長全呢,你還得聽我們的。
哎,大家觀察觀察,咱周圍是不是有這種人呢?尤其是空降的領導,往往也會這樣——我就不能跟原有的員工、原有的幹部他們的想法一樣。一旦一樣了,顯得我沒能耐。那必須跟他們有所差異。所以,甭管你說的對不對,我都得提出不同的意見來顯示自己。
現在,王威、高郡雅就是這麼一個心理。那這麼一來,工作效率極其低下。再加上調的這兵有原來的金提關的兵;也有乎爾復自己帶的那山寨的兵,雖說不多,也有;另外,還有靠山王楊林的萊州兵;也有一部分一打崗山剩下的沒有打完的那些殘兵;再加上楊林又給他們湊了點兵,夠六萬多兵了,號十萬。那得整頓一下、改編一下,得讓兵認識將、將認識兵啊——這一個班子是誰呀?統兵帶隊的是誰?牙將是誰?副將是誰?兵器、號坎、旗幟……就這玩意做一套,幾個月就過去了。等到發兵的時候,秋風送爽已經到了秋天了。
您看,咱說這故事啊,說得快,這一個故事接著一個故事。其實,過的時間挺長的。等到秋天都下霜了,大軍這才開到金提關外。開到這裡,立刻給朝廷兵部送信。結果就等來了皇王聖旨。皇上嚴命:趕緊攻打金提關,限期半個月!
一拿到皇王聖旨,王威、高君雅有的說了,怎麼呢?因為就攻打金提關一事,一路之上,王威、高君雅跟乎爾復有不同的見解呀。乎爾復的意思是:咱們穩紮穩打。到金提關外看看情況、看看形勢。然後再定軍機,看看應該怎麼打,是強攻呢?還是把這金提關包圍呀?還是挖個道進城?但是,王威、高君雅畢竟是金提關的舊將啊,對他們來說,恨不能今天到達金提關,明天就把金提關奪下來,自己也好,將功折罪。所以,他們就建議到達金提關休兵一兩天,就立刻發動進攻:“您別忘了,咱們六萬人呢,號稱十萬呢。金提關才有多少啊?整個瓦崗山才有多大啊?瓦崗山不能說把所有兵力全部放到金提關吧?所以,甭怕!到那裡發動人海戰術,怎麼也能拿下金提關!咱對金提關地理又熟,我們對那一帶太熟悉了!金提關沒什麼呀,到那裡準能拿下來呀!”
但是,乎爾復覺得如此操之過急:“人家金提關那邊以逸待勞,咱們可能不好打,犧牲會很大……”
“你管什麼犧牲幹嘛呀?乎爾復啊,現在是咱們立功的好時機。皇上只看金提關,皇上可不看死了多少人呢。死了他們,咱們的烏紗帽就能長一級呀。您別忘了這個呀!”
“哎呀!”乎爾復說了,“我認為身為統兵之將,不能不考慮戰士們的生命啊,那要儘量減少硬打實攻啊……”
“哎呀……你呀!你沒聽那句話嗎?慈不帶兵!你要是這樣啊,你拿不下金提關呢!聽我們的沒錯!”
所以,雙方有些爭議。結果一到這裡,收到朝廷聖旨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