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檢查廠務公開,發現嚴重不合格
譚紅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14章 檢查廠務公開,發現嚴重不合格,遭到停職,竟然被縣委突擊提拔,譚紅夫,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陳天浩見把問題解決了,就和李才峰握手告辭:“李社長,希望報社這段時間,把政務公開工作宣傳好。” “對清河鎮這樣的典型,都要安排抓題宣傳一下。” 李才峰忙點頭如雞啄米的答應著:“好好,我們一定做好政務公開的宣傳工作。” “你有什麼吩咐,直接打電話給我。” “這是我的名片。” 陳天浩接過了李才峰的名片,點了點頭,就轉身離開。 陳惠萍馬上跟著陳天浩向外走。 莫玲玲和李才峰一起跟上,把陳天浩送出了報社。 看到陳天浩上了豐田巡洋艦警車,莫玲玲和李才峰驚得面面相覷,這陳天浩怎麼開上了警車啊,還是省公安廳領導的車牌。 他這是給公安廳的領導開車嗎? 可這怎麼在省政務公開辦檢查組啊? 又還是省紀委的科級紀檢員。 感覺亂了。 陳天浩和陳惠萍揮了揮手,就開著豐田巡洋艦警車趕回去和檢查組匯合。 賀秋蘭還不知道陳天浩去摟草打兔子了,賀運盛在接到陳天浩的電話時,都是在一邊接的。 對於這樣的事情,就是家醜,他也不好告訴賀秋蘭。 陳天浩趕回檢查組時,檢查組正在東區的石鼓鋼鐵(集團)有限公司檢查廠務公開工作。 這廠務公開,也是政務公開工作的一類,就是要求那些國企按照政務公開辦的要求,把把廠務向幹部職工公開出來,把和職工生活密切相關的審批事項,都集中在一個大廳裡辦理,不要放在辦公室裡分別辦理。 這石鼓鋼鐵(集團)有限公司,是江南省的省屬國企,隸屬省鋼鐵集團,總經理的級別按照行政級別的副廳級享受的待遇,由省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和石鼓市委市政府雙層管理。 既省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負責人事權和業務指導;企業的發展戰略等,由石鼓市委市政府一起領導。 這就是企業的生產的發展、生活的後勤保障、物資供給、運輸等工作,都是在地方政府的領導和管理中。 企業產生的效益,按照比例上交給地方政府和省政府。 可實際上,那些企業,基本上都是處在虧損狀態。地方政府不但得不到效益,還得想辦法去維護好企業的正常執行,更要想辦法抓好企業的改革工作,想辦法讓企業扭虧為盈,產生效益。 要不然,就是一個大包袱,甩都甩不了。 而這些企業,出現虧損的局面,最關鍵的是管理不規範,不到位;企業的領導人的發展思路有問題,甚至是私心太重,以權謀私等。 推行廠務公開,就是想杜絕企業領導人想以權謀私,進行暗箱操作等影響企業的發展。 石鼓鋼鐵(集團)有限公司派出了常務副總經理陪同著省政務公開辦檢查組,總經理沒有出來陪同,是想著自己是廳級幹部,只有在省領導來視察時,他才會親自出來陪同。 這對於一個廳級領導來檢查,他就不必要出來陪同了。 雖然,聽說市委書記和市長在陪同賀秋蘭檢查,他認為這是賀運盛想以抓好政務公開工作來表現自己,他就不去陪著演戲了,也覺得這廠務公開對廠裡的發展,並沒有好處,甚至還會制約了他們廠領導的決策。 陳天浩開著豐田巡洋艦警車,進了石鼓鋼鐵(集團)有限公司廠區,雖然,他這是警車,可車頂警燈很小,不注意看,都容易被人忽視,就沒有引起廠區裡吃瓜群眾的注目。 這鋼鐵(集團)有限公司可是一個大型企業,佔地四百多公頃,擁有職工達一萬三千多人,裡面的機構設定可謂是“五臟俱全”,儼然一個小社會的構架。走進了這個鋼鐵(集團)有限公司,就像走進了一個座小城。 以前叫鋼鐵廠,現在改制後,改名為了鋼鐵(集團)有限公司,可大家還是習慣叫鋼鐵廠。 這裡面積大,陳天浩的一位高中同學顏鋒在這裡工作,他來過兩次,不很陌生,這時不知道檢查組在什麼地方,他就打電話詢問賀運盛的秘書張小陽,在他的引導下,不緊不慢的往前開著。 順便看看那公開欄上的廠務公開欄的情況。 他發現那些牆上只是宣傳欄裡,一些生活知識常識和生產計劃通知等。沒有廠務公開的具體內容。 他就感覺,這鋼鐵廠的領導也太不把廠務公開當回事了吧。 這次到鋼鐵廠來檢查,可不是搞突擊檢查,是石鼓市政務公開辦安排的。 那就是事先通知了,按道理,鋼鐵廠就是不重視廠務公開工作,也得為了應付檢查組,做一個形式啊。 這連形式都沒有做,就是完全不把石鼓市委市政府和省政務公開辦放在眼裡啊。 這肯定是認為他們的人事權不歸石鼓市委市政府管理,省政務公開辦更是管不了他們的烏紗帽,就敢這麼的對抗。 這態度可就很有問題,還不是一般的問題了。 可陳天浩馬上轉眼一想,是不是鋼鐵廠的領導帶著了檢查組走的另外的線路,那邊做了一個樣子?不然,他們怎麼向檢查組交代?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