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袖乾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五十四章 君臣矛盾,振南明,一袖乾坤,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文安之長鬆了一口氣。
他還以為高桂英會提出什麼條件,誰知只是這麼簡單一個要求。
這個要求他都可以向高桂英保證。
“這個你大可以放心,只要你們誠心歸順朝廷,朝廷一定會對你們一視同仁的。”
高桂英點了點頭:“既如此,我們願意歸降。”
...
...
文安之第一時間將高桂英、田見秀等順軍殘部歸降的好訊息向天子稟奏。
朱慈烺在看到這份奏疏後也是心情大好。
從九宮山大戰後這支順軍殘部就一路逃竄,是朱慈烺的一塊心病。
如今順軍殘部歸降,這塊心病去除,短時間內他至少不用為這件事分心了。
當然,如何安置這支順軍也是一個難題。
讓他們繼續留在廣東肯定是不行的。
天知道這支順軍會不會哪天不高興了又復叛。
最好的選擇是把其安置在前線。
湖廣本來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可現在湖廣實在太擁擠了。
原來的左良玉諸部、李過、高一功部、甚至是黃得功部都擠在湖廣。
實在是沒有空間再容納一支幾萬人的軍隊了。
還有一點也是朱慈烺忌憚的。那就是李過、高一功萬一與田見秀、劉芳亮匯合,會生出復叛的心思。
畢竟他們單拎出來都不足以威脅到朝廷。
但要是合兵一處至少可以達到順軍全盛期的六七成規模。
這個兵力足以威脅到朝廷了。
人的慾望都是在不斷膨脹的。
也許現在李過等人有個侯爵的封賜就覺得足矣。但當其實力接近朝廷時難保不會生出取而代之的心思。
所以短時間內是萬萬不能讓李過與田見秀有合兵一處的機會的。
江西的話也不適合。
一來江西目前不是抗清的最前線。
這麼利的尖刀自然要用在最緊要的位置,放在湖廣太浪費了。
二來郝搖旗已經投在了袁繼鹹的賬下。
而郝搖旗被田見秀等諸將認為是背信棄義的叛徒。
如果讓他們繼續一起共事,很難保證不會發生內訌甚至是火併。
所以有郝搖旗的地方最好不要再安排順軍。
至於山東倒是個不錯的選擇,不過高傑現在風頭正盛,萬一和順軍諸將發生爭地盤的情況朝廷也不好調停。
思前想後,朱慈烺發現沒有一個盡善盡美的辦法。
最後還是兵部尚書路振飛給朱慈烺提出一個建議--讓文安之帶著這支順軍殘部去四川。
當然,眼下明軍實際控制的也就是重慶地區,整個川西都在張獻忠的掌控中。
文安之接替陳世奇擔任四川巡撫,主要任務就是守住重慶,奪回成都。
前者是必須做到的,後者是可選的。能夠做到自然最好,如果實在不行也可以先放一放。
原本朱慈烺是想靠黔國公沐天波率雲南士兵入川牽制張獻忠,從而緩解重慶方面的壓力。但是這個辦法治標不治本,只能拖住張獻忠一時。而且黔兵入川會不會使得奢安之亂提前爆發也未可知。
如果這個舉動真的導致奢安之亂提前爆發,那就太得不償失了。
綜合考量了一番,朱慈烺還是認為調黔兵入川的風險太大,不是一個明智之舉。
相較之下命文安之率領剛剛歸降的順軍餘部去重慶駐守對抗張獻忠就妙的多了。
首先這支軍隊是“白得來的”。
在原本的計劃中根本就沒有這支軍隊,不用白不用。
其次順軍餘部的戰鬥力並不比黔兵差,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那麼調順軍增援重慶實際收益顯然會更大,說不準連成都都能一口氣拿下來。
至於張獻忠和李自成都是農民軍出身,順軍將領會不會陣前放水則不必太過擔心。
首先西軍和順軍的蜜月期早就過去了。
後來為了爭奪天下甚至一度反目成仇。
皇帝的寶座只有一個,張獻忠做了皇帝,李自成就做不成。反之也是同理。
在這一點上西順兩軍之間的矛盾一點不比西軍與明廷之間小。
只要朱慈烺能夠給順軍公允的待遇,讓他們看到希望,他相信順軍諸將是願意給朝廷賣命的。
至於文安之的能力更是不用懷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