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袖乾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三十七章 通賊,振南明,一袖乾坤,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恐怕不行。”
高桂英搖了搖頭,否定了陳陽的提議。
“如果長沙知府要助餉,必須把銀子一次性付清。”
這個條件陳陽其實是可以接受的,但他為了表現的更真實一些,故作為難道:“這個恐怕還得某回城請示一下東翁。”
高桂英點了點頭道:“這也是應該的。來人吶,送這位壯士出營。”
陳陽也不多做堅持,衝高桂英拱了拱手便跟著士兵離去。
回到城中後,陳陽立刻來到府衙彙報此行情況。
知府趙徽早已急的團團轉,見陳陽來了立刻迎步上前催問道:“怎麼樣,這些順賊可答應離開長沙府?”
陳陽清了清嗓子道:“東翁莫慌,且聽某慢慢道來。”
陳陽端起一杯茶潤了潤嗓子道:“這支順軍就是在九宮山剛剛戰敗的餘部,首領就是李自成的妻子高桂英。她說願意帶領軍隊去別處,不過要讓東翁助餉十萬兩,且必須一次性付清。”
“這些賊人胃口還真是不小啊。”
這個條件在趙徽的心理承受範圍之內,故而雖然他嘆了口氣卻沒有表現的太過失望。
畢竟陳陽也是盡力了的,有些事也不是他能夠左右的。
“是啊,在下已經使勁渾身解數,可這夥兒賊人就是不鬆口,好似吃定了東翁。”
趙徽此刻真真切切體會到什麼叫人為刀俎我為魚肉。一刀切下去,切哪裡怎麼切都得別人說了算。
而趙徽還得強顏歡笑的硬撐著。
這種感覺,真是叫人無奈。
“罷了,一次性付清就一次性付清。十萬兩銀子本官還是有的。”
“東翁,府庫中的銀兩可只剩下不到五萬兩了。”
陳陽提醒道。
“怕什麼,本官這裡填上窟窿便是。”
陳陽驚訝的張大了嘴巴:“東翁打算自掏腰包?”
“當然不是!”
趙徽冷冷道:“本官的意思是先把這筆銀子墊上,事後再找補回來。”
找補兩個字可謂是十分玄妙。
通常來講找補的方式有很多種,最常見的有兩種,一種是貪墨稅銀,一種是查抄商賈。
前者風險較大,需要打點各級官員。後者則基本沒有風險,只需要找一個由頭。
而這個由頭趙徽早就想好了。
那就是通敵!
之前不是郝搖旗“搶走了”一批糧食嗎?正好可以把罪名安插在一些長沙本地的糧商身上。
官府以通敵為名將這些糧商下獄名正言順,之後滿門抄斬,抄沒所有家產,這個窟窿不就填上了嗎?
在大明商人雖然聚斂了大量的財富,卻沒有太多能力保護自己。
只要官府想,隨時都可能讓他們家破人亡。
所謂破家的縣令,滅門的知府,絕不只是說說的。
當然,一次不宜牽連過多人,不然弄的人心惶惶,接下來的任期趙徽就不好做了。
“東翁,既然如此某便再跑一趟跟那些順賊說清楚,您已經答應條件了。”
“嗯,就這樣吧。趕快送走這些瘟神,本官也能好好過個晚年。”
...
...
文安之在得知天子想要任命他為四川巡撫的訊息後十分激動。
在禮部這些日子雖然也很歷練人,可處理的事務畢竟只是一些雜事,和軍國大事沾不上邊。
這和文安之的期望還是有差距的。
而如果能夠出任四川巡撫,他便有了施展拳腳的機會。
四川如今是什麼局勢?
那可是一團亂麻啊!
如果文安之能夠快刀斬亂麻,撥亂反正,對朝廷對整個西南的經略是極為有利的。
李自成已經死了,如果張獻忠也能夠被剿滅,那麼朝廷的敵人就只剩下了東虜一個。
文安之相信,以大明的國力,傾盡全力打這一仗,沒有輸的理由。
東虜畢竟只是丁口極少的小族,根本不可能和大明進行堂堂正正的對決。要不是李自成進攻北京給東虜趁機拿下了山海關,現在恐怕這些建虜還在關外挨凍受餓呢。
偷雞摸狗,渾水摸魚,這便是東虜一年來做的事情。
對大明來說,攘外必先安內。
如果內部出現混亂,不可能做到合力抗擊外敵。
文安之已經下定決心,這次一定要剿滅張獻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