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袖乾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一十二章 得民心者得天下,振南明,一袖乾坤,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大帥的意思是,這次分發冊子給縉紳是想要起到當初闖逆爭取人心的作用?”
李成棟眼前一亮道。
“算你不笨。”
高傑微微笑道:“出征前陛下就對我說這次北伐不在於一城一池得失,而在於爭取民心。所謂得民心者得天下,自古如此。北直隸的百姓大多是念及大明朝的,李闖敗退之後東虜一道剃髮令更是讓他們沒有選擇。”
高傑這麼一說李成棟就全明白了。
怪不得一路打下來這麼多城池,高傑都沒有分兵去駐守,原來他根本就沒有想去守。
畢竟高傑北伐的軍隊人數一共只有五六萬人,若是打下一地就分兵去守,手中的兵力就太單薄了。
正確的做法是把所有軍隊牢牢捏在手心裡,這樣可以最大程度的對清廷造成威懾。
高傑從一開始就明白這次北伐很難直搗黃龍光復神京,便取了個極為討巧的法子,多攻城掠地造成清廷統治不穩的現象。
而攻城掠地夠了,又靠伏擊在野外大勝了一場八旗軍,使得麾下將士有了戰勝真虜的經歷。
這些都做完了還不夠,高傑要把這次北伐的影響力發揮到最大,這便到了分發小冊子的時候了。
拿北直隸來說,農戶人數遠遠多於城中百姓。
去向農戶宣傳朝廷光復北直隸的決心遠遠比打下一座城再去宣傳划算。
唯一的問題是普通農戶不識字。
所以高傑將目標瞄準了當地的縉紳。
縉紳都是當地最有影響力的人,甚至比清廷派出的流官影響力還要大。
在這個皇權不下縣的時代,縣官也得依靠這些縉紳來統治。
只要打通了這一層關係,再由縉紳向普通農戶宣貫,便可以最大程度的完成高傑想做的事。
當然,高傑給縉紳的承諾和普通農戶的承諾完全不同,這樣有助於縉紳們賣力去宣貫。反正都是畫一張大餅,還不如畫的更大一些。
...
...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