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烽火江南(三)
仰望天鵝的蛤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八十三章 烽火江南(三),晚清之開著戰艦去穿越,仰望天鵝的蛤蟆,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此時的兩江總督是滿洲鑲黃旗高晉,其祖本為八旗漢軍旗包衣,雍正十三年詔令出包衣、抬旗,入滿洲鑲黃旗,算是一名資深的滿族奴才,這樣的人對於滿清皇帝自然是相當忠心的。
接到乾隆皇帝的昭令,高晉不敢懈怠,急忙與江寧將軍容保商議。
容保最為旗人,自然更加尊崇乾隆的聖旨,他主張傾盡全力的與明逆一戰。
高晉原本還考慮到南京畢竟是東南重鎮,必須留下充足的兵力防守。但是看著容保譏諷甚至不懷好意的眼神,心中一涼,暗思道,“明逆戰鬥力極為強悍,原本勝負就難說,如果自己再稍有保留,萬一失敗,恐怕容保就有借題發揮的空間了。反之,我傾盡全力南下,與皇帝的旨意相符,也獲得了容保的支援,即使戰敗,甚至南京失守,皇帝也無法怪罪於我,最多是丟官而已,但不會丟掉性命。”
思考完畢的高晉再不遲疑,將南京城的綠營精銳幾乎抽調一空,點齊了精銳的綠營一萬三千人,僅留三千老弱守城。而容保也不甘示弱,甚至放棄了駐防八旗城的防守,將所有的八旗兵三千全部帶走。兩支部隊匯合後,就急速南下,在行軍半個月後,已經抵達杭州。
在杭州休整後,就開始乘船橫渡錢塘江。
在清軍半數士兵已經登陸對岸,其餘士兵還在船上的時候,大明方面的海軍突然從錢塘江口衝入。清軍泅渡的小舢板怎能夠抵抗聯軍的鐵甲艦,雖然普遍噸位只有千餘噸,在崖山人看來算是小船,這也是錢塘江所能透過船隻的極限了,但是在清軍的小舢板面前,就如同大象之於鬣狗,提醒相差太大了。聯軍一番衝殺過後,原本在江面上還密密麻麻的清軍小舢板就個個底朝天的報廢掉了,在船上的清軍自然幾乎是全軍覆沒。
等待登陸對岸清軍的下場,也好不到哪去。
華夏聯軍早已清空了錢塘江南岸,並在此設伏。綠營兵雖然軍紀嚴明,八旗兵戰鬥更是驚人。但是事出突然,後陣又被沖垮,十分慌亂。有悍勇者試圖向前,有膽小者試圖後退,還有聰明者要從兩翼撤出,人心雜亂,場面更亂,即使高晉等將領多方呵斥,也是無濟於事。
但是,聯軍不會給他們機會的。聯軍不僅人數更多,超過一萬人,火力更是舉世罕有。前有野戰炮,後有艦炮,兩側還有大量火槍,迎接他們的只有死亡。
聯軍輕鬆殲滅這支援軍,高晉與容保全部戰死,其中,容保衝鋒在前,死在陸戰中,而高晉殿後,委屈的淹死在水裡。聯軍自身傷亡不過二百多人。起因還是在於清軍太過輕敵,有不足以探查敵情,自以為敵人遠在福建,不會深入緊靠江邊的浙江腹地。
聯軍並沒有因為一場戰鬥就打算休整,而是在海軍海軍的幫助下,迅速南下。
此時的兩廣總督是李侍堯,漢軍鑲黃旗人。廣州接到乾隆的昭令較遲,因此,動身較晚。兩廣地位比兩江略低,因此駐軍也沒有兩江那麼多。與廣州將軍曾海拼盡了全力,不過合兵一萬兩千,其中八旗兵一千三百餘人。
他們知道敵手海軍厲害,根本不敢走海路,以陸路前行。進入福建後,面對的都是散兵遊勇、缺乏訓練的義軍,憑藉裝備與素質優勢,連續攻克漳浦、漳州、泉州等義軍據點,直奔莆田而來。
清軍在莆田城外3裡處駐軍,意圖休整後將莆田一舉拿下。
只是此時,聯軍已經從北方返回,他們並沒有依城據守。而是在清軍北上的的就必經之地擺下陣勢,打算與清軍來個真刀真槍的決戰。
經過上一次與清軍的戰鬥,無論是新華夏軍隊還是臺灣軍隊對於清軍的戰鬥力有了直觀的認識,對其也不想先前那麼擔心。
看見對面嚴陣以待的聯軍,李侍堯心裡一格楞,“這絕對不是所謂的散兵遊勇,絕對是經過大量訓練的職業軍人。”
看見李侍堯猶豫,曾海很是不屑,“李大人難道還擔心對面的蟊賊?”
李侍堯搖頭,“看樣子,他們可不像普通的蟊賊。”
曾海冷笑,“我勸大人還是儘快進攻為妙,我們的糧草已經不多了,必須攻入縣城才能獲得補給。再說,對面只有幾千人,難道就能阻止我們的上萬大軍嗎?”
李侍堯無奈,下令綠營首先派出一支千人隊,試探出對方的戰力。
被指派的千人隊哭喪著臉,一步三挪的慢吞吞的向前走。
而對面的大明軍隊卻一直靜靜的端著槍目視著對方,看著對面的清軍一步步的接近,2000步,1000步,500步。
看著敵人逐漸的走近,年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