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波逐流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97章 為何不上報朝廷?,開局被斬首,狄仁傑發來組隊邀請,隨波逐流鴨,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有沒有一種可能,他做的一切事情,都只是偽裝。” 褚遂良沉默了,他不瞭解事情的來龍去脈,所以沒有繼續發表看法。 “關於桂州的許文石案,從貞觀二十年,一直到永徽三年,在長達六年的時間裡,不斷有百姓過來報案。” “奇怪的是,他們並沒有向當地的都督府報官,而是長途跋涉到長安,親自來到大理寺。” “每一年都會有那麼幾個桂州百姓跨越千山萬水,如果不是走投無路,沒有人會這麼做。” 在唐朝。雖然有很多驛站,但是百姓都不可以使用,無論你有多少錢,都不能透過驛站寄送信件或者物品。 狄仁傑動情的講著事情的來龍去脈,褚遂良越聽越心驚。 他將案宗翻到最後,發現這件案子,其實早就在永徽四年的時候,已經完結了。 為什麼結了案,還要翻出來舊賬呢? 當時的審判是許文石無罪,而刁民無理。 宋真當時在翻閱這個案宗的時候,覺得十分蹊蹺,似乎在哪裡見過。 於是他便根據線索重新推理此案,得出一個結論。 那就是,當初被派往桂州查案的大理寺官吏,有很大的可能,被收買了。 因為相比其他案子,很明顯,官吏的調查結果異常簡潔,只有寥寥數字。 “事實不符!” 就這樣結束了?怎麼事實不符也不說出來。 還有一點十分奇怪,許文石是在八年前卸任桂州刺史的,結案的時間卻是在八年前的永徽四年(652年)。 為什麼呢? 按道理說,從京城下來的官吏,不應該會受到地方官吏的蠱惑。 如果是用錢財收買,那必不可能,要知道,在大唐的錢可是很重的。 大唐用於交易的貨幣大抵有三種,第一種是武德年間發行的開元通寶,第二種是硬通貨金銀珠寶,第三種是布絹。 無論是哪一種,都非常難以攜帶。哪怕你裝滿了一個大馬車,也不過是價值一千貫。 大理寺官吏沒必要為了這麼點錢,去幫忙許文石包庇。 那麼,還有兩種可能性,一是他們被威脅了,二是上頭打過了招呼。 又或者是,他們嫌棄路途遙遠,根本就沒去桂州調查。 ...... 狄仁傑在洛陽查詢《年曆志》的時候,他注意到戶部有一則通告。 【貞觀十八年,桂州大旱,朝廷遣送二十萬貫及若干糧食,前往賑災。】 於是,狄仁傑來到桂州辦的第一件事情,便是到當地檢視民生。 他發現有不少田地正在荒蕪,無人耕種。 “褚都督,這是怎麼回事?” 褚遂良嘆了一聲:“當地士紳兼併土地十分嚴重,百姓流離失所,為了生計,只能為豪門勞作種地。” “那為什麼不種了呢?”土地兼併到處都有,但是像桂州這樣的情況,真的不多。 “因為,百姓要交兩份稅賦。”褚遂良猶豫了一下,說出實情。 “???”不是,你既然知道當地情況,為何不上報朝廷呢? “一份交給朝廷的租庸調,另一份則要交給士紳,名叫供田稅。” 狄仁傑皺眉,這老百姓本來靠種地只能勉強養活自己,如今要交兩份田稅。 百姓不是蠢貨,他們自然知道衡量得失。 如果種田就要交兩份田稅,那我乾脆不種了,另謀出路,從事其他行業賺錢去交人丁稅。 久而久之,這樣的做法就會受到傳播,所以田地也就荒廢了。 可是,不種田哪來的糧食呢? “褚都督,當地米價如何?” “鬥米百錢。” 百錢,比長安洛陽的米價貴了二十倍...... 都說洛陽紙貴,長安米貴,殊不知,窮鄉僻壤的物價更貴。 自古以來都是一樣,不少小城市的物價趕超北上廣,工資卻沒有人家的十分之一。 狄仁傑終於問出了自己的疑惑,褚遂良你既然知道桂州的情況,為什麼不如實上報呢? 褚遂良眼角抽搐了一下,他忿忿道:“我是被貶的,我為什麼要為朝廷做貢獻?” 也不能怪他,被貶之人心情都很不好,他對朝廷抱有敵視的心態很正常。 褚遂良沒有因此而發憤到百姓身上,已經算好了。 狄仁傑沒被貶過,他無法對褚遂良感同身受。 這時,有一個路過的農夫,他上前詢問。 “這位老丈,請問你知道許刺史嗎?” 農夫聽聞這個名號,他的臉色突然一變,哆哆嗦嗦趕緊離開。 狄仁傑見到此狀,他心底一沉,果然那個許文石有問題。 他來到當地百姓為他立的生祠,發現裡面早已佈滿了塵灰,看來是許久未曾有人來過了。 狄仁傑輕輕擦了擦生祠中間的石碑。 【許氏文石,廉潔愛民,克己奉公,當代青天。】 狄仁傑蹲下身子,他仔細閱讀著石碑上的字。 突然,有一處痕跡吸引到他的注意力。 “這裡是?” 他定睛一看,發現有不尋常的地方,青天二字,被人用刀劃破了。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科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吞噬星空之銀河之路

夢裡海潮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