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吃道人.QD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0425章 社會百態,斬龍,通吃道人.QD,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中國古代很早就有了軸承的概念。但受限於加工能力,古代的軸承跟現代的軸承相差巨大。現代常見的叫做滾珠軸承,過去的貌似只能叫做軸瓦。由於材料和工藝上的限制,古代車輛就沒辦法有太大載重,否則摩擦係數太大,車子就走不動了。

‘革命軍’要搞工業大躍進,不但需要大量動力機械,更需要良好的傳動裝置。要傳動就少不了需要巨量的軸承,齒輪和螺桿。搞機械的趙澤花了不少功夫進行這方面的突破。

最開始機械廠還只是搞硬木軸承。但負責冶金的史東很快迫於無奈對鋼鐵廠的產品分類,挑選部分質量較好的進行深加工,金屬軸承的出現也就很自然了。

如今‘革命軍’內部的產品也按使用環境不同而搭配不同的軸承。比如用在複雜地形的獨輪車也在大量製造,但它承載要求不高,乾脆繼續使用硬木軸承。火炮,馬車的承載要求更高則轉而使用金屬軸承。船舶動力對傳動要求最高,則挑選質量最好的金屬軸承。

使用動物油脂進行潤滑的金屬軸承摩擦係數已經很小,承載能力又夠高。當它們開始大批次生產後,‘革命軍’內的馬車數量就開始不斷上升。搞得現在拉車的馬變得非常緊俏,以至於驢車牛車都跑出來了。

不過有車總是好事。周青峰佔據天津後就用心經營這個大城市,他在城內大興土木新建房屋道路,改造過去的‘車船店腳牙’人員,很自然就要求構建城市的公共交通。首批一百輛公交馬車就因此露面了。

由於缺馬,拉車的牲口就不怎麼在乎了。公交馬車只要五厘錢就能坐一圈,投入的頭一天就引發全城轟動。老百姓也好個稀奇,都願意做上馬車到城裡城外逛逛,感受這份新奇。

客運馬車拉長地盤,一輛車最多能坐進去二十人,兩匹馬拉拽,速度比人步行快個兩三倍。這公交系統的好處立馬就被人們熟悉——同樣的時間可以跑的距離遠多了。這看似簡單,可要實現卻不容易,其影響更是深遠。

過去城外的農戶要把蔬菜要挑到城裡來賣,那真是起早貪黑還運不了多少。現在簡單多了,農戶只要花點錢,就可以把貨物放在公交馬車後頭的拖斗上。這運輸的量更大,節省時間,甚至因為‘革命軍’的大量採購,賣的也輕鬆。

交通運輸的發展就能把閒散的社會資源以更加低廉的成本匯聚起來使用。同時也讓資訊的傳遞更加暢通,又反過來加強‘革命軍’對社會底層的監控和管理。這是一舉多得的大好事。

天津城內的百姓都為這公交系統的出現而大聲讚歎,從各種角度感受這跨越式的發展帶來的好處。唯獨孫元化在體驗一次這公交馬車後,心中又多了一個大大的問號——他原本是要出城去城外集體農莊參觀新式農業機械的,結果這半道上就被個馬車給迷住了。

“這一車二十人,車後還掛個裝貨物的拖斗,它怎麼就能拉的如此輕鬆?”

“這車的車軸好生奇怪,跟尋常的車軸大不相同。兩匹馬拉動起來毫不凝滯,太怪太怪。”

“這拉二十人就如此輕鬆,若是戰場上拉兵卒豈不也是如此?報紙上說頭批就有一百輛馬車投入運營,豈不是輕輕鬆鬆就能拉兩千人馬快速奔襲?這可如何是好?京畿之地地勢平坦,道路縱橫。‘革命軍’想打哪裡就打哪裡,戰場之上叫人防不勝防呀。”

孫元化越想越深,禁不住大汗淋漓,立馬又對這軸承之道來了興趣。他偷偷摸摸,鬼鬼祟祟,左顧右看,繞著馬車直打轉。駕車的馬伕見他老在眼前晃盪,大聲問道:“先生,上車嗎?五厘一位呀。我們這是從鼓樓到新光農場,沿途十七個站,保您坐的舒服呀。”

孫元化就是從城裡出來的,可為了再體驗一下這軸承的厲害,他竟然又掏出五厘錢坐車回去了。他則在座位上扭來扭去,一刻不得安生。別人在車上有說有笑,嘰嘰喳喳議論這公交馬車的便利。

“哎呦,這車也不是全無壞處。坐久了呀,顛的我屁股疼。”

“半個時辰能跑二十多里地,屁股疼些算個啥?這可比走路快多了。”

“過去我出城走個親戚,一大早出門,天黑前能到就算好了。我前幾天專門坐這馬車又跑了一趟,午間時分就到了。我家親戚看見我,都說我怎個來得這麼早?我就說大帥搞的啥‘公交’通達的地方還不多,否則我都能去親戚家吃早飯了。”

交通的廉價和便捷能極大的促進人員和物資的流通,車廂裡嘻嘻哈哈的議論,正是底層老百姓因此受惠的喜悅。等到回城之後,孫元化都沒心情跟身邊陪著的壯僕說話。他再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極品悠閒生活

咫尺天涯

三界狂仙

一路飆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