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百二十二章 會合,楚臣,更俗,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蘇烈隨韓東虎、馮翊走入營地,難以想象眼前這片營地是在三個月之內、僅用前期先抵達過來的這點人手建成。
令他更為矚目的,是位於東南側的造船場頗大,要比大半個月前殷鵬造訪時要擴建出好出,頗有造大中型船舶的意思。
在前往參見韓謙的途中,蘇烈忍不住問馮翊:“造大船所需木材,伐取後少說要陰乾數年才得用,此間怎麼造大船?”
蘇烈雖說對造船所涉及的具體之事不甚清楚,但有些基本常識還是明瞭的。
新伐的木材,潮溼無比,陰乾之後,最多甚至能減重六七成,直接用新材造船,用不了幾天就會變形滲水。
不要說三四千石載量的大船,三四百石的中型船隻,只要想中遠端航行,對木材的要求都不能馬虎。
金陵附近的造船場難以復工,除了江南地區的大樹,這些年早就因燒炭、大造宮室被砍伐一空外,更重要的原因,就算是現在從江西、湖南運木柴過來,新伐的木材到岸後,少說也要囤積陰乾三四年後,才能用得上。
或許赤山會將來需要在石樑縣境內,擁有自己的造船場,但此時不應該在這裡浪費太多的資源啊。
而從敘州大規模往這邊運送造船所需的木材,也不現實。
“敘州有窖乾溼木之法,新伐之木最短一個月便能用以造船。”馮翊說道。
“直接用火烘乾?那也不成啊,直接烘乾的木材極容易開裂,也不能用來造船啊。”蘇烈百思不解,他發現自己對敘州的瞭解真是淺得很,暗想也難怪敘州這些年能源源不斷的修造大船,果然是有太多外界所不知的不傳之秘。
“具體什麼辦法,我也不知道。既然這邊要準備造一些戰船、商貨船,烘窖也應該建成了,我們等一會兒去看一眼便知。”馮翊自信滿滿的說道。
赤山會三觀六房,是以蘇烈、韓東虎、郭全三人為首,白蹄岡營地也最終要作為赤山會的總堂,由他們主持、負責,一概在白蹄岡所行之事,當然沒有向蘇烈他們保密的必要。
而見馮翊說得如此篤定,蘇烈也是十分高興。
不要說北面的洪澤浦、西面的樊梁、邵伯等湖了,石樑境內也是大小溪河、湖蕩縱橫,赤山會想要在此立足,哪裡能離得開舟船?
更不要說,赤山會未來還計劃著沿長江水道發展勢力。
蘇烈與韓東虎雖然這次才第一次走揚州,但從揚州流露出來的態度,顯然也是要限制赤山軍擁有太強的武裝力量。
敘州的戰船,不要說透過揚州,交付給赤山會了,想要出阮江都極困難。
白蹄岡這邊能立時擁有修造二到六百石級數的戰船能力,對赤山軍實在是太重要的。
而淮東能限制敘州的商貨從揚州過境,卻不能限制赤山會在樊梁湖西岸自行造岸,這大概也是淮東事前所沒有料到的事情吧?
不過,蘇烈又擔憂另外一件事,問道:
“敘州能承受這麼大的開銷?”
不提其他,尚文盛作為京畿諸閥之首,知五兵、詩文、律法,也可以說是經世致用之才,蘇烈在尚文盛身邊多年,耳聞目染,受其影響,也讀了很多書,在當世算是極有見識的人,也知經濟之學。
說實話,蘇烈除了武勇以及實際指揮作戰的經驗,要略遜韓東虎一籌外,其他方面卻要強過韓東虎,之前他能成為暗中起事的主導人,絕非饒幸。
不過,他對敘州的感觀還停留在舊有的觀念之上,心想著黔陽侯韓謙受封敘州不假,但敘州地處偏僻,即便控扼黔中通往湘潭的商道,財力也不可能江淮地區的上州相提並論。
敘州之前就拿出四萬緡錢,作為赤山軍籌備之資,白蹄岡營地建設,也都是敘州投入,後續每隔一兩個月還要增援一批物資,還要在這裡建造船場,修造戰船、商船,蘇烈實在不知道敘州的財力能不能承受下去。
“這個便不用你操心了。”馮翊哈哈一笑,說道。
他跟林宗靖見過面後,知道郭卻主持下的婺川鹽鐵院,在黔東深山裡已經成功打出四口深逾五十丈的出滷鹽井,不僅說明小口鑽井法好用,而且是用過大效果來了。
婺川年底之前,就能打出更多的出滷鹽井,濾滷、煮滷等事也在快速籌備,到時候不僅敘州每年所需的近兩萬擔食鹽能自給自足外,還能有剩餘外銷往黔中、南詔等地。
在此之前,朝廷兩次加徵鹽稅,敘州為了維持境內穩定的鹽價每斤不超過三十錢,不去過度侵害民利,差不多每斤鹽要額外補貼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