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坑不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2章 番外:聖誕夜的題外話,[綜]無面女王,挖坑不填,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宗教看上去就和街邊雜耍差不多,但是卻有極高的受眾。
畢竟這個教派的演示方法看上去就和雜耍表演一樣。
熱鬧的事情總是很有趣的。
“慶祝那個聖子是什麼要緊事嗎?”
沈韻想到了一件事情,笑了起來。
“對對,誕生日相當重要。”最好一年之內能多換幾個天皇,這樣子就可以多增加幾個休息日。[1]
“姬君只是想要有開宴的理由而已吧。”
安倍晴明一下子就指出了其中隱藏的問題。
就像是宮裡的女官們想要私下裡聚在一起開席,就要找個慶祝某某人生辰的理由。
或者是為了賞月賞花賞雪,隨便找個理由就開席了。
無論是誰都想要過節的。
“姬君還是個小孩子。”
只有小孩子才會真心盼望能多增加幾個節日。
大人只會隨便敷衍的找個看上去正當的理由,就能聚在一起了。
正當兩人在聊著節日的話題時,門開了。
來的人正是源博雅。
“晴明,我得了一支唐國有名的曲譜!”
源博雅興沖沖地跑了過來,然後才發現居然還有一位姑娘在此。
他扭頭回避,然而安倍晴明卻說:“博雅,你不必如此害怕,這位姬君是從唐國而來。”
沈韻嘆氣:“我不是姬君。”
安倍晴明點了點頭,嘆息道:“畢竟唐國已經……”
沒有了。
源博雅聽到這句話,一下子就想到了其中的未盡之意。
他現在手上的卷軸也顯得有些沉重。
“不說這個啦。”沈韻決定改變一下話題,“畢竟朝代更替是沒辦法的事情。”
她問道:“那是什麼曲?”
源博雅拿出了卷軸,興奮至極的說道:“這是《霓裳羽衣曲》!”
唐國的天子李隆基為了貴妃楊玉環所作的名曲。
沈韻眼前發亮。
“真厲害啊。”
原曲在安史之亂後就遺失了,據說李煜曾經找回了大半的曲譜,卻又在破城之時將自己所收集的曲譜燒燬了。
現代流傳的版本已經是多個國家的不同版本融合的新曲了[2]。
但是,現在可是平安時代。
日本不知道派出去了多少遣唐使,又有多少遣唐使回來。
說不定,有哪位遣唐使將《霓裳羽衣曲》帶回來。
可是。
那個人是誰?
誰會將《霓裳羽衣曲》帶回來?
“我看到卷軸上的名字時,就知道這是絕世的珍品。”
源博雅興奮的將這個卷軸小心翼翼地放到了安倍晴明面前的几案之上。
“但是這個曲譜上有加了封條,晴明你有沒有不破壞卷軸就能開啟封條的辦法?”
源博雅說的是卷軸外的一張封條。
沈韻看到了這張封條,也看向了安倍晴明。
安倍晴明嘆氣:“博雅,我也不是無所不能的。”
源博雅合掌懇求,沈韻也低下了頭。
“拜託了,晴明大人。”
“唉,我試試看。”
安倍晴明無奈的將卷軸舉在了眼前。
“哦,是這樣啊。”
他揭下了卷軸上的封條。
開啟了這個卷軸。
(下接作者有話要說)
作者有話要說: 卷軸上是沈韻完全看不懂的內容。
那是用文字記錄的《霓裳羽衣曲》的曲譜。
這和現代簡潔明瞭的五線譜完全不同。
當然不同。
西方和東方的音樂史差別太大了。
源博雅就看懂了。
他看得如痴如醉。
已經到了忘我的境界。
沈韻有些洩氣。
如果看不懂,那不就是空入寶山而歸。
安倍晴明像是聽到了她的遺憾,就說道:“博雅,如果時間足夠的話,演奏一曲吧。”
源博雅充耳不聞,將卷軸小心翼翼地翻到了最後。
最後的卷軸上寫有記錄者。
——橘逸勢。
沈韻想到了橘逸勢的故事。
他在大唐只待了兩年就回國了。
之後捲入了莫名其妙的宮廷鬥爭,受牽連的無辜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