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宮格夫妻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七十一章 這誤會大了,爸,這好像是北宋,九宮格夫妻,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韓崇訓詫異的問道:“我有優勢?”
“對,你有優勢,你從小在京城長大,你爹原來是殿帥,是先帝的義社十兄弟,你自打上戰場以來一直都跟著我,與燕王殿下的關係匪淺,這些都是你的優勢。”
韓崇訓撇嘴道:“這算哪門子優勢,說到底就是我比他們有後臺有背景唄。”
“當然不是,我問你,曹彬與潘美兩人,誰打仗的本事高一些?”
韓崇訓想了想道:“應該是潘美吧。”
“那現在誰是樞密使?”
“這……”
“若要比悍勇二字,咱大宋拎出來的將領有一個算一個,哪個不比我強,為什麼我成統帥了?”
韓崇訓撓了撓頭,似有所悟,卻一時想不明白。
孫悅道:“說到底,戰爭永遠都是政治的延續,沒有哪一仗打起來的真正原因是為了單純的殺人或者搶地盤,君王在想些什麼?百官在想些什麼?朝廷和百姓需要的到底是什麼?這些問題永遠是一個統帥所必須想在前面,甚至想在勝負前面的,潘美、崔彥進、當今、包括你爹,真要把隊伍拉起來打一仗我敢說每一個都能痛揍我和曹彬,但這些人在我看來,都只可為將,而不可為帥。”
“你也沒少看史書,漢唐時邊關名將數不勝數,可有幾個到了中樞,真的成就了不世功業?史書上總有人說邊將粗鄙,真的是單純的歧視麼?所謂馮唐易老,李廣難封,說實話他們就活該難封,邊疆之猛將,腦子裡永遠都繞不過去打打殺殺四字,久而久之就算日後身居了高位,思維習慣也都已經養成了,殊不知善戰者無赫赫之功,說實話這次遠征我腦子裡想的壓根就不是一城一地之得失,而是整個宋遼三十年甚至一百年之大局,這些東西,你努力努力,早晚有一天也會想得明白,而楊延昭李繼隆,說實話已經很難了。”
“對政局的熟悉,對民生的熟悉,對朝廷運轉規則的熟悉,才是你一個高門子弟天然的優勢,是別人一輩子也趕不上你的地方,你若放棄了你的優勢一門心思的去效仿他們二人,豈不是揚短避長?”
“不說別的,就我現在交給你的這個任務,我如果讓楊延昭幹,他能幹出我想要的結果麼?可是這天下人心,難道不比一城一地的得失要重要得多麼?訓哥兒,你是帥才,別拿自己當將才來用,他們願意身先士卒是他們的事兒,你不要模糊了自己的定位,去大材小用。”
韓崇訓聞言醍醐灌頂一般地點了點頭:“我懂了。”
“懂了就去幹活吧,耶律休哥舍了大部隊往我這撲,看得我都有點不明白了,鬼知道這老狐狸又要耍什麼花招。”
“是。末將領命。”
然後,韓崇訓高高興興的就走了。
真特麼好哄,要是楊李二人也能如此該省多少心啊。
之後的兩天孫悅也沒閒著,全部時間都用來統計戰功的多寡了,為將者,最忌的就是賞罰不公,尤其是新軍改革日益推進的前提下。
兩天裡韓崇訓乾的可以說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將訴苦大會的精神貫徹到了極致,沒白費了孫悅的一番苦勸,那些俘虜沒幾天的功夫就嗷嗷叫著要殺遼狗了,甚至於比宋軍的精神勁都要足,好些接受了民族主義教育的降兵甚至還跑回了家鄉,又重新拉出一支鄉勇來。
兩天裡韓匡嗣派人打了幾仗,結果發現手底下這幫漢兵一旦被俘虜,把衣服翻面一穿,就特麼成了敵人,而且打的特棒,一邊打還一邊操著地道的幽燕口音勸說以前的袍澤棄暗投明,再打下去他就得擔心陣前起義了。
終於,這苦日子過了兩天之後耶律休哥帶著契丹人的大軍算是來了,要不然他都想幹脆投降了算了,他們韓家和孫家可是有淵源的,聽說他兒子現在雖然沒個一官半職,但尋常州府縣官見了他也得客客氣氣的。
孫悅始終想不明白耶律休哥這麼做到底是圖啥,怎麼就跟一條瘋狗似的咬著自己就不放了呢,算算時間,這時候的趙光義應該已經率兵到了瓦橋關下了吧。
不記得和他有什麼私仇啊。
不過此時的孫悅對上他一點也不虛,一來楊業父子和李繼隆都在自己的賬下聽用,這都是原本歷史上小勝過耶律休哥的人物,二來他這麼一調,戰略目標就已經基本上完成了,估摸著此時他那五十萬遼騎,尤其是那些湊數的牧民,正被趙光義屠殺呢,只要他能保證自己不全軍覆沒,這波就算是賺了。
本以為耶律休哥一定會爭分奪秒的抓緊時間搶攻,可是誰曾想他居然在城下安營紮寨了,而且壓根就沒有製作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