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宮格夫妻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十二章 初會呂蒙正,爸,這好像是北宋,九宮格夫妻,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下山的時候,孫悅對這個書院已經完全沒有任何敬畏之心了,整個人都是爬在黑四娘背被馱著下去的。
多方打聽,終於來到了呂蒙正所在的村子。
“您好,請問這是呂蒙正的家麼?”
屋裡,一個大約三十多歲年紀,正在做針線活的婦女,笑容滿面地抬起了頭,只是一看孫悅和曹軍的年紀,不由詫異地道:“你們是……”
孫悅笑笑道:“我們是他的朋友,找他有點事。”
婦人暗暗怪,畢竟孫悅和曹軍的年齡太小了些,至於黑四姐,婦人倒是頗有眼力,認得出大小王。
“大郎他下地幹活去了,我這喚他回來,快坐吧,快坐,家沒什麼茶水招待,來,吃個寒瓜吧,可甜了,自己家種的。”
說著,這婦人便從井水提了一個西瓜來,黑四姐在孫悅的眼神示意下也趕忙過去幫忙,不一會切開,咬一口透心的涼爽。
毫無疑問,婦人便是呂蒙正的母親了,孫悅邊吃西瓜,一邊注意到這呂蒙正家的書桌擺放著兩本經書,分別是孝經和論語,不由得笑了笑。
不一會,呂蒙正回來,身只穿了一身短褂,卻已經被汗給溼透了,腳還有許多黃泥,看去頗為狼狽,不復當初元燈會見到時那麼瀟灑,但孫悅卻不得不承認的是,這廝儘管已經這麼狼狽了,卻依然還是那麼帥。
“是你們?”
“呂兄居然還記得我們?”
“記得,我這人腦子好,見過一面不會忘,是曹姑娘讓你們來的?”
一邊說著,呂蒙正一邊從水缸裡滔了一碗涼水,咕咚咚灌進了肚,對桌子切開的冰涼西瓜彷彿沒看見一般。
“娘,天熱,您先到裡屋休息一下吧,我招待一下我兩個朋友。”
呂母略有深意地看了孫悅和曹軍一眼,點了點頭,沒說什麼迴避了。
孫悅瞅著桌的孝經笑道:“我聽我阿姊說,呂兄有狀元之才,怎麼看孝經了?可是要考今年的童舉?”
童舉所考的六經,畢竟和九經不同,相對來說更注重孝經和論語,至於春秋禮記之類的反而要求的不高,畢竟不是明經,但這東西進士卻是不考的,故而孫悅才會有此一問。
“是啊,臨陣抱佛腳,突擊一下,倒是讓孫兄弟見笑了。”
“不知呂兄今年……”
呂蒙正坦然道:“啊,過了年剛好十五,算是擦個邊吧,家裡貧苦,全靠孤母看顧,舉可以得二十匹絹,這對你們來說可能算不得什麼,對我來說,卻很重要了,聽曹姑娘說,孫兄弟也是要考今年的童舉的?”
“不錯,倒是與呂兄有緣。”
呂蒙正點了點頭,目光落在黑四姐手的花燈,道:“是曹姑娘讓你把燈換回來的?”
孫悅點了點頭,“不錯。”
呂蒙正沒說什麼,只是很自然地將花燈接了過來,道:“也好。”
孫悅還沒說什麼,曹軍卻不幹了,這兩天他練武練的火氣正旺,一拍桌子怒道:“你這書生,好沒道理,我阿姊整日在家哭哭啼啼,你卻如此絕情,當我們家沒人不成?”
呂蒙正聞言嘆息一聲,從家的角落裡也翻出一盞燈來,正是五色琉璃燈,放到桌道:“五彩琉璃,淡白石玉,不配啊,兩位兄弟還請將這燈,還回去吧。”
孫悅疑惑道:“不是說,賣了麼?”
呂蒙正苦笑道:“田舍鄉民,見識淺薄,不識寶物,只賣了三貫多一點,買了些書,本打算等了童舉去提親事的,前段時日才知這燈的珍貴,又給贖回來了,辜負了曹姑娘的一番心意,實在慚愧。”
孫悅將琉璃燈拿起來,瞅著它轉了兩圈,笑了笑道:“恕我直言,以呂兄的家境,便是三貫錢,也不是一個小數吧,說實話,我今天只是來送燈的,可沒想過會再拿一盞燈回去”。
“孫兄弟說這話,卻是小瞧了我了,我與曹姑娘發乎情止乎禮,她倒是也拿過些錢過來,我卻是沒有收過的。”
孫悅點了點頭,將琉璃燈交給黑四姐,道:“也好,那我們便回去了,不過呂兄你說你有過目不忘的本事,不知是真還是假?”
呂蒙正一愣,點了點頭道:“這倒是真的。”
“若呂兄真有如此本事的話,我倒是有一位老師,奉官家之命正在編寫唐會要,身邊倒是缺一服侍的童子,我看呂兄一表人才,若是有意,我倒是可以幫忙引薦一下。”
呂蒙正大驚,連忙鄭重問道:“敢問令師是……”
“司空,王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