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宮格夫妻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十三章 厚禮,爸,這好像是北宋,九宮格夫妻,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一場風波,隨著孫家父子倆的拼死一搏而結束了,雖然房子被人家給砸了,卻也不是沒有好處,至少南城這片地界,再也沒有敢惹他們的了。

連王彥升這樣的大佬都給弄下來了,誰還敢湊過來找死?

不過他們也沒興奮太長時間,因為這日子還是得過不是。

每天早,他們的生煎、拉麵、炒麵依然賣得很是紅火,甚至因為這次的事情,不少北城的貴人也聽說了他這裡,一嘗之下這味道果然很棒,竟漸漸的成了一個北城老饕們的必來之所。

雖說他這地方小,連個坐都沒有,但吃貨的心是不會被這種小事而動搖的,實在不行,可以讓下人打包了回家吃麼。

紅磚的燒製也很成功,這東西其實技術含量並不高,孫春明這個歲數的人小時候都是自己建房子,哪有幾個不會燒的這玩意的,華北平原的黃土含鈣量不高,燒出來的紅磚雖不算乘,卻也絕對能用。

老方等人看著燒出來的一塊塊紅方塊,樂得眉眼都笑了,宋朝時雖然有青磚建築,但青磚這東西實在太過於笨重,造價也有點超出界限,所以並未流行於民用。

紅磚不同了,這東西相於青磚那可真是輕便太多了,稍微琢磨一下能感覺得出來這東西的實用性,此時看這些紅磚只覺得金磚還要歡喜,活幹的也越發的賣力了。

這一天午,因為家裡蓋房子的原因孫春明也不說書了,收了食攤子在後面忙活,卻見一牛車緩緩從街角處走來,邊簇擁著十數個甲士,車之人春風得意志得意滿,正是堂堂開封府尹趙光義。

“春明兄,春明兄,我來看你來了。”

孫春明和孫悅一聽聲音知道是趙光義來了,連忙從後院躥了出來,給趙光義鞠躬行禮,“見過二大王。”

“不用不用,春明兄,你的學識人品我是佩服的,令公子更是神童之才,宰相之姿,不必拘泥於身份了,看看我給你帶什麼好東西來了?”

說著,趙光義跳下牛車,開啟車的厚布,竟是足足半車的書和半車的紙。

“我知道你們父子倆清高,阿堵之物是不屑於收的,但令郎要學習,這書本總是要的,我也不是那不識民間疾苦的富貴王爺,少年時家裡也有窮的吃不飯的時候,深知寒門求學之艱難,這些書送給令郎,望他能早日高,這你總不能推辭了吧?”

要說這趙光義能在歷史幹出那般大的事情,算再怎麼嫩,再怎麼壞,閃光點還是有的,至少這禮賢下士拉攏人心之事做起來很有天賦,說真的,還是挺有人格魅力的。

王彥升下課之後,果然如孫春明父子所說,他這個開封府尹做的越發的舒坦了,以前人們敬他只因他是趙匡胤的親弟弟,現在則不同了,現在他是真正計程車林領袖之一,宰相王浦親自提著東西到他們家對他表示感謝,爽得他不要不要的。

所謂吃水不忘挖井人,送走王浦之後,趙光義越發感覺到自己的欠缺,也越發感覺到孫家父子倆的厲害,加他也確實心懷感激,便命人將市面所有能找得到的書都給弄來了,打了個包給他們送來了。

“你來看,除了這些書之外,我還弄了兩套好的筆墨硯臺,你們爺倆一人一套。

你看這筆,用的料是南漢進貢而來的象牙,看這筆毫,這支硬毫用的是江南的石老兔,萬則一而製成,喚做鐵畫銀鉤,這支軟毫筆,用的乃是揚州的小湖羊毛,喚做神遊天地,我大哥用的筆也是如此了。”

“你再看這方硯臺,頂級的端硯,你看這個角,顏真卿的款!這可不是讓你用的,留著詩書傳家吧。

另外這墨和紙,都是南唐進貢,市面有錢也不一定買的著,我給也給你拉來半車,以令郎的聰明勁,估計都足以讓他用到他高了。”

這趙光義這次真是下本了,這麼一車東西,拉到北城任意一個富貴人家門口,賣個兩萬貫跟玩似的,這麼厚的禮,要說一點不感動又怎麼可能?

關鍵這人還會送,這些東西,可以說是孫悅最急缺的東西了,根本容不得孫春明拒絕。

筆墨紙硯倒也罷了,關鍵是那半車書,宋初時活字印刷術還沒發明,書的價錢貴不說,關鍵是還少,有錢也不一定能買得到,雖說他說只是將市面買得到的書搜刮了一遍,但人家二大王買書和平頭百姓買到的東西能一樣麼?

孫春明心頗為感激,只得深深地給給趙光義行了個禮,道:“多謝二大王厚賜。”

“哈哈哈,謝什麼,你得請我吃飯,你以為我來幹什麼來了?話說你昨天給我做的那菜是真好吃,明天我把我們家廚子派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