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宮格夫妻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十八章 神童,爸,這好像是北宋,九宮格夫妻,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大宋朝廷一夕之間全部的高階將領丟官罷職,老百姓一時之間難免會有些驚恐,紛紛在猜測著層又發生了什麼驚天動地的政治鬥爭。

而孫悅則知道,杯酒釋兵權,只是趙匡胤為了告別五代亂象,對這個國家大刀闊斧改革的第一步而已。

不過這一切,跟他又有什麼關係呢?至少暫時,這事對他來說純粹是個八卦新聞而已,好好應付童舉才是他的正事。

此時的孫悅,之前要積極得多,也緊迫得多,誰讓他有個玩火的爹呢,天知道什麼時候趙匡胤會知道他和符氏的事,天知道他具體會是個什麼態度,孫悅要趕緊考出來個進士出身,這樣的話自己也算是士大夫了。

於是,當孫悅抱著這樣一顆不成功則成仁的決心走進書省政事堂的時候,一抬眼看見一眾考官,止不住的笑了。

童舉和科考最大的區別在於,過了驗訖之後,不用再做卷子了,而是由書省的各位宰相們口頭考校諸位童子的學問,口頭給出評價和取仕的建議,再報給官家,畢竟童舉的目的是在尋找神童,十五歲的呂蒙正不可能在題目享受和五歲的王旦一樣的難度。

孫悅之所以會笑,正是因為他一抬頭,政事堂之首坐著的仨人正是範質、王溥、魏仁浦。

這仨人實權肯定是一點沒有了,但官職輩分畢竟在那裡,名氣學識也不是其他宰相得了的,所以在這種與實權無關的問題,他們的意見很是重要了。

這對孫悅來說是兩個字:穩了。

考試的時候先從最小的王旦開始考起,問的都是些孝經和論語的問題,全是死記硬背的題目並不涉及義理,王旦也一一對答如流,眾宰相滿意地點了點頭之後開始問一些六經,這回王旦雖然大部分都答不來了,但還是答來相當多的部分,眾位宰相紛紛點頭表示讚許,連一眾考生也暗暗的佩服,他們五歲的時候可沒這本事。

考校完學問,由王溥隨意出了個題目,讓王旦作了首詩,算是考完了,當然,詩的水平並不怎麼樣也是了。

輪到孫悅,一開始的節奏跟王旦一樣,也是先隨便擷取了孝經和論語的背書考校,孫悅答得也較流利,可是沒多久,魏仁浦實在是忍不住了,一伸手打斷道:“王兄,這麼簡單的東西不要問這孩子了,我來問問吧。”

“哦?那魏相公請。”

魏仁浦嘴角露出了一抹神秘的微笑,看的孫悅整個人是一激靈。

“凡戰,先則弊,後則懾;後一句是什麼?”

孫悅答:“息則怠,不息亦弊,息久亦反其懾。”

“可曉大義?”

“意思是說,凡是作戰,行動過早易使兵力疲憊,行動過遲易使軍心畏怯,只注意休息會使軍隊懈怠,總不休息必然使軍隊疲睏,但是休息久了,反而會產生怯戰心理。”

“可否舉出實際案例?”

“鉅鹿之戰,可為此證。”

“分合為變者,正安在?”

“善用兵者,無不正,無不,使敵莫測,故正亦勝,亦勝。三軍之士,止知其勝,莫知其所以勝,非變而能通,安能至是哉。”

魏仁浦滿意的點了點頭,又問了許多問題,全是平日裡他教過孫悅的東西,從司馬法、李衛公問對,一直到六韜、陣紀,孫悅卻冷汗都下來了,要知道他已經好久沒複習了,最近看書都是在為了童舉在做準備,沒聽說過童舉要考兵法的呀!

範質見魏仁浦發問,他也忍不住了,又親自考校了一點刑律,然後又是王溥,一圈下來孫悅竟然只答了八成多,因為他最近確實是沒怎麼溫習過功課,果然,一抬頭便見三位老師面都有一點不悅之色,心裡不由得陣陣發苦。

他是心裡發苦,其他的童舉考生都發涼了,有那心理素質不太好的都快昏過去了。

難道這才是童舉的正確難度?開什麼玩笑啊!要知道這些考生也不乏像呂蒙正一樣,奔著進士去的,也有奔著明經為目標,將九經都通曉的,但,為什麼這宰相們考的題目他們連一個標點符號都聽不懂?

這貨才八歲呀!八歲考這麼難的東西了,那他們還考個毛啊,尤其是這貨明明應答如流,三相還一臉不滿意的神情,天啊!他們感覺都找不到合適的形容詞來形容此時的心情了。

其他宰執的反應也差不多,紛紛大眼瞪小眼的,完全懵了,這特麼好多考題連他們都不會呀!這真是來考童舉的?

只有呂蒙正因為清楚孫悅的底細,倒是沒有瞎想,卻也不得不苦笑不已,這三位宰相分明是將這童舉當做是一次隨機檢驗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