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成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0章 足球的魅力,我家學生能改變歷史,烽火成林,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錯在哪裡了。”叫尋澤好奇的看著高俅問。
“錯在沒有本事,沒有功績。”高俅對著叫尋澤說道,“即便是一個倖臣,只要能做出功績,那麼後人只會記得你的功績,而不會記得你是怎麼上位的。就像是改良了造紙術的蔡侯(蔡倫),他不僅起於微末,而且還是依靠進入禁中侍奉貴人才能執掌尚方(漢朝主管皇室製造業的機構)。但是他在當尚方令的時候,不僅做出了聞名天下的蔡太撲之弩,龍亭九年之劍,還改進了造紙術。所以日後有人提起他,首先會提起這些功績,其他一些不好的事蹟,則會被用春秋筆法輕描淡寫的揭過去,久而久之,人們都會認為他是一個能臣。”(蔡太撲,龍亭皆指蔡倫。蔡倫督造的兵器在漢時也極其有名。)
“悟『性』還不算太差。”叫尋澤看著高俅說道,“你的問題就是,升遷是因為運氣好跟著劉仲武混了幾個軍功,而升遷以後卻在在位的幾十年裡,沒有留下絲毫功績。寫史書的時候,或許史學家還能不偏不倚,但是小說家卻會因為你的事蹟,很容易將你寫成一名『奸』臣。”
“還請老師教我。”高俅急忙站起來對著叫尋澤行禮。
“以後別這樣了,我們這邊不興行禮。”叫尋澤示意高俅坐下,然後對著他說道,“我這邊已經給你準備好了教學內容,你不用和李白一樣學算數,但是卻要學習醫術和現代足球。”
“現代足球?”高俅雖然不明白叫尋澤為什麼讓他學習醫術,但是足球一詞卻是直接聽不懂。
“足球是我們現代人對於一種體育運動的稱呼,而在你們那個時候,這種運動被叫做蹴鞠。”
“老師,別的我或許不擅長,但是蹴鞠我卻是少有的高手。”高俅這次倒沒有謙虛,看起來他對於自己的蹴鞠水平非常有信心。
“那我問你。”叫尋澤看著高俅說道,“蹴鞠的歷史可上溯到什麼時候。”
“老師,漢時大儒劉向所做的《別錄》中有記載稱,蹴鞠傳言為黃帝所作,在戰國時被稱為蹋鞠,兩漢之時,蹴鞠已極為流行,有記載稱這時的人們‘康莊馳逐,窮巷踏鞠’,‘上以弓馬為務,家以蹴鞠為學。’可見流傳之廣。
而到了唐時,蹴鞠所用的球不再是塞滿『毛』發的實心球,而是‘氣之為球,合而成質’的氣球(充氣球)。並且,唐人還‘絡網於上為門,以度球,球工分左右朋,以角勝負’,此時的蹴鞠與我朝流行的蹴鞠已別無二致。只不過我朝不僅貴族時常踢球,市井平民也常常用蹴鞠來嬉戲。而規則方面,則多了一種踢法叫白打,不用球門也能踢。”
“你還挺了解相關的歷史。”叫尋澤聽完了高俅的話,問道,“那你可知,兩漢時候,軍隊中流行的蹴鞠,和你們現在所用來嬉戲的蹴鞠有什麼不同。”
“我朝所流行的蹴鞠,更加精彩好看。”高俅十分肯定的說道,“更適合觀賞。”
與大家認為,我國古代的蹴鞠只是把排球的網改成球門洞,然後兩邊的隊員用腳而不是用手的另類排球,或者說是另類藤球,不同的是,在兩漢三國時期,我們的蹴鞠方法則是兩邊有門,然後兩隊人員在場上爭搶,試圖把球踢進對方的球門裡。這種踢球的方法和現代足球很像。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蹴鞠卻越來越走偏了,發展成了一種佔地面積小,觀賞『性』強,踢起來雖然好看,但是少了很多激情的運動。
準確的來說,其實算是花式足球,是為了觀賞而踢球,並不是為了競技而踢球。
叫尋澤要做的,當然是從宋朝開始把足球的踢球方法給引導到正確的道路上。
因為唐朝的時候就已經出現了充氣氣球,所以在器械方面,宋朝和現代並沒有較大的差距,缺的只是沒有詳細的規則和未發掘出來的觀賞『性』。
“你們的蹴鞠當然更具有觀賞『性』,但是,蹴鞠這項運動最初的目的其實是為了強身健體,讓人們有好勝之心。所以它才能被稱為是競技『性』體育。如果僅僅是為了好看,那麼其實是偏離了蹴鞠的本義,有可能越走越歪。
在宋以後,蹴鞠甚至被髮展成為了一項冰上運動,導致能參與的人越來越少,最後索『性』變成了踢毽子。所以,高俅你覺得蹴鞠僅僅是觀賞『性』好就足夠了嗎?”
“但是民間喜歡這樣的蹴鞠,不僅在練習的時候不會受傷,而且『婦』孺皆可玩。”
“又沒有讓你在民間推廣。”叫尋澤說道。
“那老師您的意思是將兩漢時候的蹴鞠帶到軍隊裡去?”高俅明白了叫尋澤話裡的意思。
“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