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愛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05章 一己之力,超級鋒暴,陳愛庭,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六月二十七日傍晚,俄羅斯喀山。
世界盃小組賽最後一輪,中國對陣德國。
上一屆世界盃的決賽在小組賽壓軸上演,這一場比賽又關係到了兩支球隊小組出線資格,份外吸引全世界媒體和球迷的關注。
當楊陽站在球場中線,等待著德國隊率先開球,看到德國隊的球員站位時,他就已經知道,這一場比賽中國隊有機會,而且很有機會!
門將諾伊爾,後防線是赫克託、胡梅爾斯、聚勒和基米希,中場雙後腰是託尼·克羅斯跟赫迪拉,前場則是羅伊斯、厄齊爾和格雷茨卡,單前鋒是維爾納。
剛才在更衣室拿到首發陣容的時候,楊陽還跟奎羅斯討論,到底格雷茨卡是會出現在什麼位置?德國隊到底是踢四三三?還是踢四二三一?
毫無疑問,四三三傾向於進攻,而四二三一更為保守。
而現在,楊陽站在中線,看到格雷茨卡站在了邊鋒的位置。
他明白勒夫此時此刻的想法,想贏,但怕輸。
這是一種很糟糕的心態,但卻非常現實。
尤其還是面對著手下敗將,實力已經遠不如四年前的中國隊。
幾乎所有人都會面臨這樣的情況,例如遇到一件自己很喜歡很喜歡的東西,可偏偏它的價格又太高了,想要買,卻又捨不得花這麼高的價格。
四三三也好,四二三一也罷,德國隊這一屆世界盃註定是失敗,哪怕他們最終從小組賽晉級,都很難走遠,因為他們的問題太要命了。
……
很多人只看到了勒夫的球隊控球。
在前兩場比賽之後,很多媒體和球迷都在指責德國隊的控球,甚至認為他們為了控球而控球,或者是沒那金剛鑽,卻偏要攬那瓷器活之類的。
高位壓迫逼搶也好,中後場傳控球也罷,這些都不是問題。
德國隊真正的問題在於缺乏邊路,尤其是左路。
雖說僅僅只踢了兩場世界盃,但楊陽卻已經深刻感受到了本屆世界盃最大的變化,那就是防守水平的飛躍。
不管是那些頂尖球隊,還是中國隊,還是其他球隊,防守都有了巨大的變化。
在這種情況下,還想要依賴邊路球員的個人能力,這純屬就是在開玩笑。
歐冠已經很早就證明了這一點,世界盃正在迅速跟上。
德國隊不乏邊路好手,如羅伊斯或薩內,但勒夫卻只帶了羅伊斯,而沒有帶來薩內。
於是,右路就成為了問題。
也許勒夫的想法是要用右邊後衛基米希,可事實上,如果基米希被壓制,德國右路基本癱瘓,一旦進攻打不出寬度,那高位逼搶壓迫造成的結果就是前場過於擁擠。
德國隊從來都不是腳下細膩的球隊,他們玩不出西班牙人那種小快靈的小範圍配合。
高位逼搶導致前場缺乏進攻空間,前鋒維爾納不是克洛澤那種支點型前鋒,他需要空間,厄齊爾也是如此,羅伊斯就更是如此。
於是,所有人就發現,德國隊佔據場面優勢,高位逼搶壓迫得到了非常非常多的控球,但卻很難製造出威脅,為什麼?
因為沒有進攻寬度!
失去進攻寬度,就無法有效地拉扯對方的防線,而不能有效拉扯對方防線,又怎麼創造出空間,製造出機會?
前面兩場比賽,德國隊打墨西哥,攻出了二十九次射門,沒有進球,打瑞典攻出了十九次射門,攻入了兩球,其中包括託尼·克羅斯的壓軸進球。
而另一個進球是替補上場的中鋒戈麥斯助攻羅伊斯進的球。
但這一場對陣中國隊,勒夫再度把維爾納放到了首發陣容上。
在看到德國隊的首發陣容和球員站位後,楊陽轉過頭,朝著教練席的奎羅斯微微一笑。
葡萄牙人微微點了點頭,顯然也是認同了楊陽的判斷。
在得到了主教練奎羅斯的認同後,楊陽轉過身,朝著身後的隊友比出了手勢。
他要用這一場比賽來印證自己的觀點,同時也讓範加爾等人看清楚,如果沒有得到一名右邊後衛,那他的阿賈克斯就會像今晚的德國隊!
…………
…………
今晚的中國隊排出了四四二陣型,楊陽和吳磊組成雙前鋒。
這也非常明顯地告訴德國人,中國隊要踢防守反擊。
比賽一開始,德國隊就牢牢控制住了球權,中國隊則是全線退守。
在前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