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愛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75章 英超媒戰,超級鋒暴,陳愛庭,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艦隊街,又或者叫弗利特街,英國傳媒的代名詞。
作為現代媒體行業的領軍者,狗仔隊的發源地,這一條只有五百米長,串聯著政治中心唐寧街和金融中心倫敦城,繁榮了兩百年的擁擠街道,總共只有兩百個門牌,但最鼎盛時期卻聚集了一百多家報館。
泰晤士報、衛報、金融時報、每日快報、每日郵報、鏡報、每日電訊報……
幾乎所有喊得出名字的報紙,都曾經聚集在這裡。
但時過境遷,隨著科技的發展,時代的進步,越來越多的報社選擇離開艦隊街。
最早離開的是泰晤士報,報業大亨默多克引進了美國先進的網際網路技術,他麾下的幾家報紙陸續離開艦隊街,隨後衛報、每日郵報等諸多媒體也都紛紛離開。
到了二零零五年,路透社遷出,最後一家報社離開了艦隊街,巔峰一時的新聞一條街徹底走進了歷史,曾經讓無數傳媒人士趨之若鶩的每日電訊報總部,如今變成了高盛在英國的倫敦總部,而原本林立的報館變成了法院和律師事務所。
艦隊街再往東一些,沃平和金絲雀碼頭,成為了新的報社聚集地。
但是,雖說現實中的艦隊街已然成為了歷史,但艦隊街依舊是英國傳媒的代名詞。
……
在英國,曾經有人這麼形象地描述各大報紙的讀者受眾。
泰晤士報的讀者是治理這個國家的人;鏡報的讀者是認為自己正在治理這個國家的人;衛報的讀者是認為應該由自己來治理這個國家的人;每日郵報的讀者是治理國家的人的妻子;金融時報的讀者是擁有這個國家的人。
而太陽報的讀者並不在乎誰在治理和擁有這個國家,他們只要求三版女郎的胸夠大。
經過了兩百年曆史的發展,能夠從競爭激烈的艦隊街掙扎存活下來的報社,都有自己的一群固定受眾,這導致每一家報社的風格也都是涇渭分明。
但競爭依舊還是十分慘烈,每一家報社在培訓新記者的第一堂課,依舊還是告訴他們當年艦隊街的記者必備武器,四便士和一把刀。
便士是為了打路邊電話,而一把刀是為了捅破競爭對手的車胎。
但與此同時,他們也會告訴新記者當年艦隊河畔的那些餐廳和咖啡館的老故事,不僅僅是狄更斯和薩繆爾·約翰遜如何寫作,還有各大報社彼此間如何交流聯絡,互通訊息。
時代變了,但很多東西並沒有變。
例如,聚集在沃平和金絲雀碼頭的報社們依舊還是在瘋狂地搶著訊息。
又或者,各家報社的大佬們會時不時地湊在一起,聊著點什麼事情,只不過,地點會從原來艦隊街那擁擠的柴郡乳酪餐館或咖啡廳,變成了金絲雀碼頭附近的一家高檔五星級酒店。
…………
…………
“什麼時候風向變了?連你們太陽報都開始吹起利物浦的球員了?”
“哈,是啊,難道最近換口味了?”
“要我說,每日郵報轉投捧起了楊陽,我倒是可以理解,畢竟聽說最近他在英國國內女性讀者當中的受歡迎程度很高,超過了穆里尼奧,成為最受女性歡迎的男人,可太陽報怎麼也變了,難道他也受三版女郎歡迎?”
會議室裡一陣鬨堂大笑。
不管是在外面,還是在艦隊街內部,歧視鏈多少還是有點的。
哪怕太陽報銷量最大,可在艦隊街裡面,他們的地位並沒有多高,甚至偶爾還成為彼此調侃的物件,就好像今天。
“製造銷量的需要嘛。”太陽報的斯蒂格·阿貝爾無所謂地說道,“再說了,我們的報道也沒有錯,我覺得寫得挺好的,中立客觀。”
中立和客觀,這兩個詞從太陽報的人嘴裡說出來,多少好像有些變味了。
但在場所有人似乎也都習慣了,笑了笑也就過去了。
……
主持召開這一場集會的是泰晤士報的埃文斯和每日電訊報的亨利·溫特。
這兩個人都算是艦隊街的老人了,而且也都是不折不扣的利物浦的鐵桿球迷,以至於有人說,想要進入泰晤士報和每日電訊報的編輯部,首先得成為利物浦的球迷才行。
就好像獨立報的編輯部門只接受阿森納的球迷一樣。
太陽報的立場雖然不明確,但明顯更偏向於曼聯,當初費迪南德藥檢事件,就是太陽報一直在發出聲音,為費迪南德辯護。
至於每日郵報,他們的受眾更多是切爾西的球迷,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