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來五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百五十三章 常之謀,我真的不能修煉,閒來五聊,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太尉大人!”
帝都城中,既然屈興國已經繼位,常青也順理成章的搬出了宮中。
今日屈興國登基大典以後,冊封群臣,封原太僕聶延為丞相一職,原太師陸遠為御史大夫,聯軍統帥常青為太尉一職,位列三公,執掌朝中文武百官。
各前朝舊官皆有封賞,從常青聯軍中留下的世家也都謀了不少好處,但這樣的舉動雖然沒有惹火任何一方勢力,但無疑也沒有討好任何人的樣子。
常青派系的無需多說,誰都知道現如今朝中常青的話要比屈興國好使的多,從他聯軍中出身的官員升職沒有疑問。
可問題在那些保皇黨的人身上,這些人與常青暗中一直做對,視其為逆臣賊子,常青掌權,他們怎麼可能也跟著升了官,尤其是那太僕聶延,不僅升了官,還當上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丞相一職,說是與御史大夫、太尉並列三公,但誰不知道歷朝歷代丞相之職隱隱高於其他兩位。
難道說這龍椅上的小皇帝還真能做得了幾分主,可以不需要看常青的臉色度日?
這一想法出現百官無不震驚,暗中揣測著其中的緣由,可他們怎麼都想不到的是,常青與屈興國本就一夥兒,哪來那麼多的勾心鬥角。
“可查出是什麼人在祭天大典上搗亂了嗎?”常青隨口一問,下人立刻答道,“啟稟太尉,是帝都呂家之人。”
“哦?這麼快就查出來了?可確定沒錯?”
“不會錯的,呂家的做事手段並不精明,露出了許多馬腳,屬下帶人逐條查去,很快便發現了呂家家主的行事痕跡。”
常青皺了皺眉,“原因、目的、是為何行事可有查出?”
“沒有大人下令,屬下還不敢前去呂家抓人,不過大致可以推算出來,應該是為了向您示好的舉動。”
常青挑了挑眉,他算是徹底把事情複雜化了。
這呂家原本是陳俊良的親信,後來在聯軍圍困帝都的時候,與絕大多數的人一同心生動搖,起了叛變之心。
但呂家命好,在那一次淳于衍召叢集臣,剿滅叛徒的時候呂家巧合之下沒有趕去,因此躲過了一劫。
再後來聯軍攻入帝都,常青推出的懷柔政策下,就連帝都城衛軍和神庭軍都從輕發落,重新編排配入軍中服役,將功補過,對於呂家這樣的世家常青自然是選擇了放其一馬。
誰知僥倖逃過一死的呂家不僅沒有低調起來,反而一直在致力於如何討好常青的路上,這才策劃了這一出火蛟食龍異象,拿火蛟以喻常青,青龍以喻皇上,想要討好常青,卻不知馬屁拍到了馬腿上。
登基大典和祭天大典如此重要的事情,這呂家之人沒有一點後盾做支撐居然敢這麼去做,說是在討好常青,哪怕常青真與屈興國敵對,也不會喜歡這種擅作主張的示好吧。
常青搖了搖頭,要不說人與人是不同的,生來愚笨至此,恐怕後天沒救了。
“我沒記錯的話,太尉乃是掌管一國之軍,這帝都城中的城衛、巡衛、還有各部兵馬應該都歸我管吧。”常青問道。
“太尉大人所言極是。”
其實太尉雖貴為兵部總長,但哪有一國的軍力會交在皇室以外的人手中,一般的太尉不過是名義上的掌管全國軍隊,實則調動一員一卒,都需要經由皇帝的點頭,所以造成了歷來太尉的地位不如丞相和御史大夫的現象。
但常青不同,可以說他是不是太尉,軍隊都在他的手裡,所以這番話倒也沒錯。
“派人抓捕呂家上下老小,隨便安個名頭打入牢中聽候發落。”常青霸道道。
下屬一驚,不敢相信自己聽到了什麼,哪裡有這麼草率的抓人,“太尉大人,這......這不好吧......”
“有什麼不好的,新官上任三把火,我抓的也不是什麼好人,正好試試我這個頭銜在帝都城中管不管用。”常青略微思索,似乎對自己的想法非常滿意。
那跟前的下屬只好領命而去。
是夜,帝都城中一片混亂,由帝都巡衛帶領著城防軍以及常青的親衛包圍了整個呂家,刀光劍影,打砸叫喊聲從府中不斷的向外傳出。
誰也不能想到,在帝都盤踞了數百年的呂家居然在一夜之間覆滅得乾乾淨淨,全家老小全部被抓入獄,甚至沒有人知道原因是何,只是轉天隱隱從街市上傳出這呂家是得罪了太尉的緣故。
第二天,朝堂上,丞相聶延指著常青的鼻子問道,“敢問太尉,呂氏一族何罪之有,被太尉連夜逮捕,全家老小鋃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