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流的流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0章,萬千眷侶,逆流的流星,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葉琛(1314年-1362年),字景淵,浙江麗水人。葉琛自小天資聰穎,非同常人。1328年,遊學京都,因才能超群,入通政院任職。1343年,授浙江兼代宣撫使。1344年,任歙縣縣丞。1349年春,升任青田縣尹。1352年,升任處州路總管府判官。1353年,朱元璋軍攻取處州,葉琛隨石抹宜孫避走福建建寧。1355年,葉琛被劫持至黃壇寨中,於1356年四月放歸。1358年春,改任處州路治中,因平定吳德祥,授行省元帥。1359年四月,朱元璋命樞密院判官耿再成與參軍胡大海領兵攻取處州,葉琛扼守古道天險桃花嶺。1360年三月,經胡大海等舉薦,葉琛與劉基、章溢、宋濂應召結伴而行,同赴金陵。朱元璋授其營田僉事。1362年,元朝降將祝宗、康泰叛亂,葉琛被俘。祝、康勸降,其寧死不屈,大罵叛賊,被殺。後追封南陽郡侯,入祀於功臣廟。葉琛在安徽歙縣任職期間,歙縣年產紙五百萬張,官府以其質差價賤為由,加重百姓賦稅。他明察其中弊端,改革賦稅,減輕了百姓負擔。其博學有才藻,為元末明初“浙東四先生”之一,有詩文傳世。 葉兌(1307~1389),又名遂初,字良仲,號四梅先生,又號歸根子。浙江寧海縣紆岸(今浙江省台州市三門縣上葉村)人。以經濟才自負,尤精於天文、地理和卜筮之學。他透過浙東行省左丞朱文忠(李文忠,後複姓李),獻《武事一綱三目策》於吳國公朱元璋,他認為“華運中興,胡運既終”,建議北絕李察罕(察罕帖木兒)之招降,南並張士誠之僭據,東督方國珍之歸順,以建康為都,拓江廣以自資。進則越兩淮,規中原而取天下;退則保全方面而自守。朱元璋奇其才,欲留用,他力辭。後數年,朱元璋平定天下。其攻城略地之策,果略如其計。著有《四梅軒集》 徐壽輝(1320年—1360年),又名徐真一,蘄州羅田縣(今湖北黃岡市羅田縣)人,元末紅巾軍起義領袖,天完政權皇帝。賣布出身。元順帝至正十一年(1351年)八月,與鄒普勝等在蘄州(今湖北蘄春)利用白蓮教聚眾起義,也以紅巾軍為號。十月,攻佔蘄水(今浠水),他被擁立為帝,國號天完(一說大宋)。第二年,所部以“摧富益貧”等口號發動群眾先後攻佔今湖北、江西、安徽、福建、浙江、江蘇、湖南等大片地區,眾至百萬。但因兵力分散,次年被元軍打敗,蘄水失陷,退入黃海梅山中。元至正二十年(1360年)被部將陳友諒殺死於採石(今安徽馬鞍山西南)。後明玉珍追尊為應天啟運獻武皇帝,廟號世宗。 陳友諒(1320年-1363年),湖北沔城人(今湖北仙桃)人。元末農民起義軍領袖,“大漢”政權的建立者。陳友諒出身於漁家,曾為縣吏。參加天完紅巾軍,隸丞相倪文俊為簿書掾,以功升元帥。至正十七年(1357年)九月,以倪文俊謀害天完帝徐壽輝,殺文俊,遂並其軍。自稱宣慰使,旋改稱平章政事,掌兵權。與元兵交戰,連克今江西、安徽、福建諸地。至正十九年九月(1359年),殺天完將領趙普勝、徐壽輝左右部屬,挾持壽輝,移都江州(今江西九江),自稱漢王。次年閏五月,在採石殺壽輝,自立為帝,國號大漢,年號大義。以恢復漢族王朝的統治為號召。仍以鄒普勝為太師,張必先為丞相,張定邊為太尉。大漢政權建立後,一面繼續進行反元戰爭,一面把軍事重心放在對鄰境朱元璋部的戰爭上。歷龍灣、江州、鄱陽湖幾次重大戰役。大漢將士多數是天完舊屬,對陳友諒的篡權奪位深為不滿,在戰爭中相繼倒戈降朱。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陳友諒在鄱陽湖中流矢身亡。喜歡萬千眷侶()萬千眷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