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個名很難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72章 長寧起飛,你若開掛,金錢自來,取個名很難啊,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楊清和、方國偉離開後,常學勤對常樂解釋: “昨天,臨州市考察團來到長寧。” “你楊叔是考察團一員,所以他抽出時間拉上方國偉一起到家裡坐一坐、聚一聚,自從我離開臨州後,我們就沒有聚過了。” “哦?楊叔只是單純的聚一聚?”常樂問。 “如果是其他人,肯定有其他目的。但是你楊叔是個講感情的人,還真就是來聚一聚。”常學勤說:“他一直對當前臨州的招商政策不感冒,屬於眉毛鬍子一把抓,缺少聚焦點、主攻點,效果不好理所當然。” “不過,他的觀點並不作數,他也懶的說。” “爸,你這是理想主義。當前形勢,能拉來投資已經很不容易,還講究什麼聚焦點和主攻點啊。”常樂說。 “肯定要講究。招商不僅要從自身角度思考,也要為企業考慮,不能招進來就不管。”常學勤說: “要考慮企業進來後能不能立足、成長,否則進來一家倒一家,今後誰來?” “呵呵,爸,您這個觀點很別緻,現在人家都是搶抓時間,哪有空考慮企業。”常學勤說完問: “楊叔提了?” 自從常學勤跨省任職後,常樂就不再關注臨州的情況。 “嗯,去年提的,分管農業口。”常學勤說。 “農業?這不是錯位?爸,我記得您之前說過,楊叔抓經濟很有想法,也有成效。”常樂詫異。 “哈哈,那是我的看法。”常學勤輕笑。 臨州考察團是今年以來抵達長寧的第三個考察團。 後續還有一批其他市州的考察團陸續排隊。 之所以如此受重視、受歡迎…… 主要原因還是過去一年,長寧市經濟社會發展形勢喜人、態勢驚人、成勢聚人。 連續被中樞專題表彰、專刊報道,經驗被宣傳,做法被推介,號召全國各地學習借鑑。 客觀上講,過去一年,全國各地的經濟形勢在投資拉動、地產推動下總體克服了各種不利因素,實現了穩中有進、進中趨優的良好態勢。 只不過,長寧市經濟指標太過“驚人”,驚人到“失真”的地步。 經濟指標出爐上報後,中樞特意派出專項核查組來實地核查。 核查過後,核查組成員們心服口服、推崇備至。 過去一年,長寧市實現地方生產總值2850億元,同比增長111.48%; 其中,第一產業305.43億元,同比增長26.78%; 第二產業1316.48億元,同比增長114.82%; 第三產業1228.09億元,同比增長148.59%; 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071.22億元,同比增長116.09%;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930.37億元,同比增長117.28%; 財政收入436.11億元,與省會章州相比差之毫釐,同比增長141.84%; 利用省外5000萬元以上專案資金712.86億元,同比增長132.24%; 固定資產投資2098.93億元,同比增長156.01%; ………… 這一連串指標除第一產業外,其餘指標都實現倍增…… 幫助長寧一躍成為全省第二,站穩全省絕對頭部方陣,面對省會章州形成後發趕超之勢。 這一連串指標的倍增,讓長寧市擺脫了幾年前目標迷失、資源困頓的思想泥沼,以全新面貌佇立在中部地級城市群中。 經濟規模經濟增速方面更是當仁不讓成為全國第一。 也正因為如此驚人的發展增速,才吸引了眾多地方考察團來學習、考察、借鑑。 過去一年,臨州市的發展形勢總體穩步有序、穩中有進。 全年實現生產總值1517億元,同比增長12.4%; 實現財政收入182億元,同比增長20.8%。 ………… 但是。 臨州的成績,與長寧市相比,顯得過於平庸。 原本還是同一水平線的兄弟市州。 轉眼幾年過去,差距拉開如此之大,完全可以說是兩個維度。 面對此種局面,臨州市部分人內心很吃味。 也希望透過此次考察,能取到一些真經、學到一些經驗,應用到實際工作中。 當然,如果能拉來一批投資客,那就更好。 這邊。 和方國偉分開,楊清和回到酒店,準備洗個澡休息。 書記李仁軍的秘書過來敲門,讓他去一趟書記的房間。 楊清和來到李仁軍的房間,見李仁軍正在吃泡麵。 “書記,您晚上沒有吃飽?”楊清和問。 “清和來了,不好意思,這麼晚還把你叫過來。剛剛和市長在長寧街頭逛了逛,逛久了肚子有點餓,就泡了碗泡麵。這裡還有,你要不來點?”李仁軍說。 “謝謝,我已經吃飽了,實在吃不下。”楊清和說。 “行,叫你過來不是工作上的事情,就是隨便聊一聊。”李仁軍放下叉子,拿出香菸,給楊清和遞上一根,然後自己點上,深吸一口,說道: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