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個名很難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77章 實驗成功,你若開掛,金錢自來,取個名很難啊,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賀蘭山。 它高高聳立的山峰,削弱了西北高寒氣流的侵襲; 蔥蘢的植被,抵禦了向東擴張的大漠飛沙。 它像一座堅固屏障,默默地守護著“塞上江南”。 一天後。 常樂、江志誠來到賀蘭山。 登上一處相對平坦的無人高地,與王明志等人會合。 這處平坦高地上,已經矗立了7根通體灰色的柱狀物。 高度為100米、直徑3米,上細下粗。 看似隨意的佈局,實際契合了卡門渦街渦流的分佈點。 與傳統風力發電相比,沒有葉片和葉輪。 高地下方,也就是山腰處,能看到不少軍人的身影。 他們已經將這處高地管控,嚴禁任何人進出。 “實驗還是有危險性的,所有要管控。”王明志向常樂介紹: “根據模型計算,和我們之前的實驗資料,一旦激發風力共振,這一處高地上空、四周,全部會被狂躁的風覆蓋。” “這些柱子內部都是發電機組?”常樂問。 “對,老闆。”王明志點頭說: “我們基於卡門渦街原理特別研發打造的發電機組,與傳統風力發電相比,構造完全不同。” “因為材質原因,它能輕鬆承受住非常大的電流,不會過載電熱。” “每一根柱子就是一套發電機組,額定功率初步設定為100兆瓦,因為我們沒有測試過它的上限。” “100兆瓦?”常樂咂了咂嘴。 江志誠自然也非常驚訝。 這個功率已經非常可怕,它是目前全球最大風力發電機組功率的6.66倍。 目前,全世界功率最大的風力發電機組在丹麥。 名字叫V236,功率為15兆瓦,也就是千瓦。 V236單隻葉片長度115.5米,葉輪直徑236米。 葉輪掃風面積高達平方米,相當於6.1個標準足球場大小。 因此,V236的日發電量是36.3萬度電。 嗯,V236走的是傳統技術路線。 王明志解釋:“老闆,江書記,卡門渦街發電機組的技術路線與傳統風力發電不同。” “我們採用了非常尖端的技術材料,硬度更高、韌性更強、電阻……做功頻率更快。” “走的是短、平、快路線。” 以汽車發動機為比喻: 傳統風力發電是大馬力的自然吸氣豪華車; 而卡門渦街發電機組則是小排量、高功率的F1賽車。 用料有本質區別,效能就不可相提並論。 “好吧,很期待這幾根東西,到底能有多強悍。” 常樂拍了拍灰色柱狀物的表面,感受到了與傳統金屬材料不同的觸感,不冰冷。 “老闆,您放心,絕對超出您的想象。”王明志神秘一笑。 然後,他對著對講機問:“各組都準備好了嗎?” “A組準備完畢!” “B組準備完畢!” “C組準備完畢!” “好,那我們下山吧。”王明志帶著兩人退到山腰間。 山腰間有數間臨時搭建的板房,板房內就是發電機組的控制室。 控制室內,擺放著一排執行管理監控裝置,實時展現外部場景,實時監控發電機組內部狀態。 控制室內還有來自部隊的首長,掛一穗二星的肩章。 穿著嚴謹、氣質嚴肅、舉止嚴整,儼然與旁人不同。 不過,即便是將軍,也很好奇。 這些沒有葉片、葉輪的柱子是怎麼發電的。 江志誠剛跨進控制室,這位將軍就主動招呼。 “江書記,你好,你也來了。” “呵呵,和你一樣,很好奇,這東西怎麼發電。” “這位就是鼎鼎大名的常總吧。” “哪裡,一點虛名,叫我常樂就好。” “在我們這,那可不是虛名,佩服得緊。” “謝謝誇獎,還需要努力。” “各組準備!”王明志開始釋出命令。 “開機!” 頓時,“嗡”得一聲,裝置開始運轉。 “監測頻率……” “頻率監測完畢。” “對接頻率。” “對接頻率完畢。” “呼呼……”風聲開始呼嘯。 監控畫面裡: 本是藍天、白雲、清風、綠樹、青草……很快有了變化。 7根高大的灰色柱狀體,開始迎風交替搖擺。 隨著時間推移,搖擺幅度由大極小,頻率由慢及快。 風不再是溫柔輕拂,而是肆意躁動; 風聲也不再是輕言細語,而是瘋狂咆哮。 它裹挾著塵土、樹葉、泥沙肆虐著這處高地。 這處高地,徹底成為了飛沙走石、黃沙漫天的世界。 “共振!” 王明志下達最後一條命令。 話音一落,好傢伙。 高地上,本是黃沙漫天。 頃刻間,形成了7道接天連地的順時針、逆時針相接替的旋渦風暴。 那7根灰色柱狀物也不再擺動,而是震顫。 什麼叫震顫?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