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逝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78章 兵臨長安,呂布之雄圖霸業,東逝水,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呂罌率領大軍度函谷關直接與徐晃兩軍而合一,攻破了李嗣業的大寨,李嗣業帶領著殘兵敗將無奈的只能退守長安。
十萬大軍長驅直入,當趕到長安腳下時,李世民也剛過回軍。
曾經繁華的長安如今街道上沒有幾個人影分外蕭條,剛剛趕回來的李世民更是在王宮大殿內臉色難看的可怕。
死死盯著殿內的百官,一個個都低著頭生恐被遷怒般,同樣也有人暗自偷樂。
不得不說李世民是雄主,可以流年不利,自兵變後還未趕上穩定人心,便大戰連連,可以說麾下百官不知有多少人在等著看笑話了。
若是平穩發展的話,李世民有足夠的信心收復這群人,可老天卻沒有給他這個時間。
亂世用重典,情急下的他只能殺雞取卵了,大力扶持自己一系的文武,其餘的不遺餘力的打壓,尤其是掌權的根本沒有絲毫憐憫。
因為時間上來不及,一旦他心軟了,在這等情況下誰知道會不會出賣他。
李世民憋屈啊,明明沒有想過要這麼狠,可情勢逼人令他不得不這麼做。
“將軍,城外乃呂布的兒子呂罌掛帥,領兵十萬。”
憋屈下的李世民重重的冷哼一聲,雖然心裡都快急的著火了,但臉上卻不能透露出來。
“諸位各司其職,區區十萬敵兵算什麼,吾已與江東的劉辯聯合,不出半月數十萬大軍便會兵出宛城攻武關,到時面臨後路斷絕的情況,吾倒要看看他呂布的崽子如何應對。”
不得不說這句話瞬間便安穩了人心,尤其是另有心思的人一聽,心中猛然一緊,若當真那劉辯出兵十幾萬攻武關,呂布可當真要退兵啊。
一旦武關取下,那麼兵馬堵在函谷關前,到時呂布這十萬大軍可就沒有後路了。
“報~將軍,徐榮領兵五萬殺入關中攻城略地。”
李世民一聽到這後更是怒氣沖天,狠狠一拍案桌怒吼道:“潼關呢?潼關守將是幹什麼吃的!”
“那徐榮狡詐,先是立軍與潼關外,可暗中卻遣使大將宇文成都從蒲津偷渡黃河,突入關中立好營盤後,徐榮大軍更是順著路線渡黃河入關中。”
說道這裡時這名小將更是面帶猶豫,最後忐忑的說道:“潼關將領發現時已悔之晚矣,出兵交戰時中伏被亂箭射殺。”
李世民聽的更是氣喘吁吁,臉色更是嚇人,卻不知他心中更是充滿了驚恐,潼關也沒了。
也就是說徐榮這支兵馬用不了多久便能殺到長安了,或者說在關中一帶肆虐。
此時李世民只覺的手腳冰涼,冷汗不住的從手心還有腳心往外冒,長安關中已無天險了,而他卻要面對來自中原的十幾萬虎狼之師。
“呂布呢?”最後李世民深深的吸了一口氣,平復了心中的慌亂,平淡的詢問道,可其中的語氣卻帶著一絲顫抖。
“回稟將軍,呂布親率三萬大軍已趕往兗州,鄴城後續十萬大軍緊跟其後。”
當聽到呂布趕往兗州並未帶兵殺入關中後,李世民不由的鬆了一口氣,幸好還有江東的劉辯攔著,若不然呂布全力進攻下,別說他了,就算與劉備聯盟也未必能攔住這頭猛虎。
“傳令各部整備兵馬,弘農王的大軍不日便會北上。”
諾!
多事之秋,關中戰火不斷,天下無敵的呂布更是兵指關中,函谷關、潼關淪陷更是徹底令關中李唐處於被動之勢。
本來就人心惶惶的關中之地,此時更是人心不穩,前腳的劉備此時還未走呢,結果後腳又來了個呂布。
李世民與劉備罷兵言和,劉備率領五萬大軍返回蜀中穩定局勢,雖然南蠻亂了,但一時間還未必能影響到他的統治。
而隴西、漢中一帶留下來的兵馬足足有十幾萬,而統領這支兵馬的卻是諸葛亮。
可以說天下諸侯中劉備是最後魄力的一人,十幾萬大軍全部歸於一個軍師的調遣,當然其中還有各部將領。
關羽、張飛、羅成、麴義、馬超,可以說眾人雖然佩服諸葛亮的智謀,但卻不會成為諸葛亮一系的人。
諸葛亮更是心知肚明,為了避嫌接納馬超時,他就說過此人恐背主,麴義來投時,他言此人桀驁不遜,剩下三人皆是劉備的心腹,根本不可能背叛。
看似諸葛亮掌控三軍,可當真要反的話,呵呵~關羽、張飛、羅成這些驕兵悍將可不會聽話的。
這就是諸葛亮的聰明之處,掌兵卻不掌將,聽他的話卻更聽劉備的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