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2章 自己造的孽
白白了開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42章 自己造的孽,港綜:你管這叫臥底?,白白了開水,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李家的崩塌來得甚至比林祥預料的還要快,還要猛烈。
拿到那三家公司大部分股權後,賭王便攜手各地富豪,以及另外三大家族,開始清除李家的勢力。
其中鬧出的風波不多贅述,反映到現實裡,就是三家公司的股價一天比一天悽慘,再也不見起色。
連帶著整個股市都受到了影響,造成了長達半年之久的低迷。
在這種情況下,港督帕滕都不得不站出來,親自表示會支撐港島經濟直到九七年,然後平穩過渡。
當然,這種低迷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在於當下樓市過熱,泡沫太誇張,以至於被戳破後形成了連鎖效應。
但相比一直持續九七年才戳破泡沫,九四年的危機並沒有顯得太讓人難以接受。
損失最大的,不外乎就是那些早就賺得盆滿缽滿的房企,他們還有什麼好不滿的?
最慘的黃實集團都沒有說話呢!
李家倒是不甘心,畢竟他們還是集團最大的股東,在公司內部餘威仍在。
只是他們和賭王一夥之間的博弈,給搖搖欲墜的黃實集團踹上了臨門一腳。
信用評級。
在各大風投機構和銀行裡,李家和黃實集團被打上了極其不可靠的信用評級。
這是非常嚴重的。
要知道,別的公司是資不抵債,或者債務比例過高。
但李黃瓜為人謹慎,黃實集團債務比例並不高,資產也健康,市值甚至都快比不上資產的價值了。
然而,連番波動,再加上集團內部混亂,投資人和股民對黃實集團的未來預期直接跌到了谷底。
而那些風投機構和銀行就更簡單了——他們不再看好李家。
對於富商而言,在現代社會里,信用無疑是最致命的東西。
正如未來的小黃車,公司資產雖然抵不上債務,但一直在持續運營,也還有收入。
怎麼大家就寧願看著它倒閉,也沒人願意接手呢?
道理很簡單,小黃車的信用已經破產,重建信用,比它的價值本身還要高昂得多。
李家就陷入了這個問題——
不想辦法重建信用,他們運營的任何生意都很難再獲得銀行的信任,舉步維艱。
可重建信用,其花費甚至比和林祥交鋒還要嚴重!
實際上,除了那三家上市公司,李家還有不少未上市的全資子公司,或者佔據股份的投資。
這一下,結果這些產業全都受到了影響!
李家沉默了一段時間後,冷靜下來的他們只好選擇拋棄黃實集團這個爛攤子,轉而專心運營其餘資產。
至少,靠著這些資產,以及手裡的現金,他們還是個響噹噹的大家族。
只是和巔峰相比,他們的身家縮水了八成不止。
至於曾經幫過他們,最後又背刺了他們的丁家,李家的處理方式就更簡單了。
李黃瓜把丁蟹一家五人全都放了,表示既往不咎。
那丁家人就慘了!
他們揹著黑道大佬一屁股債,一被放出來立馬被上門追殺,動作快到他們逃都逃不掉。
最後埋在哪,林祥都不知道。
反正既沒有他們出入境的訊息,在港島也不見他們的蹤影,整個丁家最後只留下了一片廢墟。
另一邊。
賭王一方見好就收,徹底拿下黃實集團和另外兩家上市公司後,便按需要各自瓜分資產。
畢竟家大業大,這三家公司在全球各地都有不少優質資產,市值高低從頭到尾都沒有影響到這些資產。
這也是為什麼,他們根本不在意股市那點風波。
當然,樓市低迷,集團的地產業務,尤其是港島和內地的地產,還是受到了不少影響。
這部分資產,文祥集團大發慈悲,笑納了。
但不同的是,親自將李家踹入深淵的主角,自那以後,就再也沒有出現在大家的視野裡,彷彿人間蒸發了一般。
事實上,林祥之後確實一直沒在港島。
股市大戰後,作為焦點人物,為了避開那些發了瘋的媒體,他和余文慧安排好集團的事務,便給自己放了個假,兩人環球旅行去了。
期間還遇上了同樣在各地遊玩的賭神高進及其妻子,四人開著那艘郵輪,在海上漂盪了三個月。
隨後,余文慧才從歐洲坐飛機回港島。
第四個月,程文靜坐飛機來找林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