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
天馬行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部分,阿里巴巴: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天馬行空,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派羈痰娜鮮丁Q嘔⒅洩�秩巫芫�碇芎櫛熬退擔�碓剖撬�睦鮮ΑU飧銎蘭鄣謀塵笆侵芎櫛霸謖�靄⒗鋨桶褪展貉嘔⒅洩��討卸際潛宦髯諾模��餼浠氨舊沓�朔從吵雎碓頻牡匚煌猓�⒗鋨桶禿脫嘔⒓把嘔⒅洩��淶南嗷ス叵狄部杉�話摺�
2005年4月份,楊致遠給馬雲發來一份電子郵件,邀請馬雲和他見面談談雅虎中國的問題(因為雅虎中國的穩定問題,作者沒有機會了解這封電子郵件的具體內容,但相當的可能是楊致遠在這封電子郵件中已經發出或者至少是暗示了阿里巴巴獲得雅虎中國的可能性)。而已經看到了搜尋引擎將會成為電子商務一個重要支柱的馬雲迅速地作出了反應,5月份,他飛赴美國,與楊致遠進行了一次面談。
出於與前述同樣的原因,作者也無法瞭解馬雲和楊致遠這次談話的具體內容。但可以的是,他們在一起討論的,一定不僅僅止於如何對雅虎中國的改造這樣一個簡單的問題。技術及技術所產生的應用的未來,一定是他們討論的核心。阿里巴巴和雅虎都需要對方,這是一個大前提,這個大前提決定了整個合併可以在三個月內完成,而這個大前提也決定了,按阿里巴巴的一名員工的話來說:“eBay在技術手段上重啟一個市場並超越阿里巴巴的不可能。”
好了,作者認為,有了上面這些大前提,我們已經不需要細節了,儘管這些細節看起來足夠吸引人,但那都是些可以解決的細節。在一樁併購案中,核心是雙方是不是得到了一個雙贏的結果,同時過渡過程是不是順利。對於這樁併購案,我們已經展現了足夠的雙方會取得雙贏結果的可能,而交易中的細節則關係到過渡的穩定,出於對雅虎中國和阿里巴巴公司的愛護,作者不想在這本書裡去挖掘這些細節,把它留在以後吧。
不過似乎我們還有一些問題沒有解決,問題在於雅虎得到了足夠的利益了嗎?不錯,他們省下了大量的精力,不需要再對雅虎中國勞心費神。看來這利益足夠大了,但我們還需要細究一下,楊致遠會覺得這樣夠了嗎?
結論是不夠的。於是我們看到了雙方的合作,楊致遠在阿里巴巴付出了10億美元和所有雅虎的資產,得到了40%的股權。“之所以阿里巴巴沒有用現金去購買雅虎中國,是因為馬雲和楊致遠可能覺得這還不夠雙贏,楊致遠理應得到更多。”
過程(3)
楊致遠得到的更多是建立在他對阿里巴巴管理團隊的信任上,他投入了10億美元和雅虎中國,得到了40%的股權分配權。那麼我們可以大概來估算一下阿里巴巴現時的總值,我們可以在本書的後面看到,這個總值對於阿里巴巴來說一直是保密的資料,作者也沒有得到它。但是這個值卻可以透過與雅虎的交易過程推算出來,這是一個很有趣的智力遊戲,我們不妨在閱讀本書的時候順便玩一下這個遊戲:
我們假定雅虎中國的正常市值為2億美元,那麼加上10億現金投入,雅虎投入的總值是12億美元,而雅虎佔的股份是40%,那麼阿里巴巴的總值就應該在30億美元,也就是240到250億人民幣左右。
但是且慢,我們在前面已經得知,雅虎的投票權只有35%,那麼嚴格地說它雖然佔有,按馬雲的說法,40%的經濟利益分配權,其實它的股權應該不到40%這樣一個數字,再推論一下,阿里巴巴市值也應該高於30億美元。
另外要注意的是,我們的假定建立在雅虎中國的正常市值基礎上,而這是一個很難估計的數字,也許它應該是2億美元,也許不到,或者還可能超出,看你怎麼去估計它,進而你也會得到一個不同的阿里巴巴的總值。
這樣一個推理是建立在對楊致遠和馬雲的智慧的高度認同上的,你可以完全不相信它。但作者認為楊致遠的智慧應該被信任。至於馬雲,相信在讀完本書以後,對這個忒難看的小個子的智慧,你也會建立足夠的信任。
我們已經說過,這樣一個推理是智力遊戲。但是做完這個智力遊戲以後,我們可以看到楊致遠的盈利點。不過之前你必須記住他對馬雲和阿里巴巴的團隊是高度信任的這一前提。
如果馬雲和阿里巴巴的團隊能力足夠的話,他們將在中國市場上擊敗eBay。而在這個前提下,阿里巴巴的總值無疑將有一個迅速的提升。屆時你把這個公司的價值估算為多少?
這取決於你對“中國電子商務市場”這樣一個概念的判斷。要我說,這個概念值一百億美元。而如果阿里巴巴取得了這一市場地位的話,它就值這個價。
於是,楊致遠的賬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