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
大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部分,一個記者能走多遠?--艾豐評傳,大熱,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交織其身。
為艾豐喝彩者不勝列舉。如——
1992年3月,###在艾豐的工作報告上批示:“中國質量萬里行”一炮打響,效果甚佳,可喜可賀。後又在4月的全國質量工作會議上說,他問他的司機,覺得老百姓最關心的問題是什麼事情,司機的回答出乎他的意料之外——“中國質量萬里行”!
1996年春節前夕丁關根對艾豐的述職報告給予充分肯定,認為艾豐工作很努力,經受住考驗,提醒艾豐注意勞逸結合。
《人民日報》原總編輯範敬宜給艾豐的題字:“艾郎才氣勢縱橫,名滿神州一奇星。”
海爾CEO張瑞敏尊稱艾豐:“艾豐老師。”
暢銷書《中國高層智囊》把艾豐列為“影響中國發展程序的人”,對他的個性極為讚賞:“這個人,唱歌跳舞,抽菸喝酒,打球開車外帶詩朗誦,永遠精力充沛,永遠‘侃’興勃勃。”
對其譏諷溢於言表者也有所見。如——
新聞界一位同仁:“艾豐,狂夫也。借黨報版面售私人貨色。”
一些新聞學者點評:“艾豐的作品,口氣大,篇幅長,嫌生硬,遜文采。”
網民孟波《貧富差距上如何撥亂反正?——兼給艾豐先生補課》:“我不得不冒著被人恥笑的風險,打腫臉充胖子也非得給您補一點經濟常識不可,省得您下回再現眼。”
如此的多稜多彩,造就了艾豐的魅力,也造就了遍及大江南北、士農工商學各界的“艾迷”。當艾豐從《經濟日報》總編輯崗位上功成身退之後,人們期待著有一位稱職的傳記作家全面、真實地呈現艾豐。筆者,成思行,正其人也。
作為一個從事傳媒研究多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