驃騎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百四十七章 鐵血代價,昭昭大明,驃騎尉,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相同的一幕幕感人場景,不斷地在浮山灣的各個營地宿舍裡出現,軍官和老兵們拿出自己心愛的物品,以登州軍獨特的迎新方式歡迎著這些原來天雄軍兵士。

對於王大人處理這麼天雄軍將士的方式,其實所有的人都是不理解的。

這可不是幾百人、幾千人,而是上萬人!而且其中還有不少人是把總、千戶、指揮使、參將一級的軍將。

或許,那些大頭兵還好辦,恩威並用之下,憑著登州軍在這個時代最好的伙食和軍餉,特別是一系列超過這個時代的訓練和管理方式,王瑞自信可以將他們全部變成自己人。

最麻煩的還是那些天雄軍的軍將們。對於王大人而言,他們確實頗有些雞肋,棄之可惜,啃之無肉。

比如這些原來就是參將或指揮使的軍將,是讓他們繼續當官呢,還是乾脆擼成大頭兵?兩種做法似乎都不妥貼。

不過,這樣的事情卻難不倒王瑞這個穿越者。

在給馬舉的信中,王大人明確指示,在浮山灣建立一個講武堂,對這些舊天雄軍軍將進行改造。

講武堂前期的運作非常簡單,既好吃好喝地供著他們,又要開展登州軍的訓練,重點是一天十二個時辰向他們灌輸大漢民族主義思想。

當然,這其中重點的重點是讓他們瞭解王大人和登州軍的光輝事蹟。

透過這些英雄感人的事蹟,讓他們真正從內心深處認識到:只有偉大光榮正確的王大人,才能救大明;只有英雄神勇無所不能的王大人,才能統率大明前行!

一句話,就是赤裸裸的在講武堂裡搞徵東將軍王大人的個人崇拜!

不過,這講武堂的名字,倒是讓王瑞糾結了老半天。

王瑞最開初的想法是,乾脆就叫它黃埔軍校。想來以後這個時空中的中國,可能不會再出現滿虜竊國、漢軍北伐這些在前世發生的事了。

而且按湯效先的說法,這黃埔軍校的名字不夠威風大氣。

我去,黃埔軍校還不夠威風大氣?!王瑞聽到他這個話,就恨不得要拿磚頭砸人。

不過,左看右看之後,王大人沒有找到磚頭,卻找到了一個新的名字:大漢起點講武堂!

王瑞很得意。黃埔軍校不管以後還會不會成立,反正自己這個名字肯定不是盜版了。

於是,“大漢起點講武堂”就這樣悄無聲息地在浮山灣一個靠海的位置成立了。

若干年後,大漢起點講武堂由於培養了無數優秀的陸軍將軍和頂尖的軍事科技人才,聲名威震環宇,完全超越了王大人建校時的願景。

在馬舉帶領著一幫登州軍的留守官吏在浮山灣操勞時,王大人正在萊州城十里外的一個寺廟裡品茗下棋,陳松、湯效先和何漢軍等人無奈地長亭外守護著。

他們實在想不明白,這都接近萊州城了,怎麼王大人反而遲疑起來了呢?

這些時日按照王大人的既定佈署,都是先由陳松統率的假叛軍作先鋒攻下城池,將當地的官吏士紳一通誅殺後,王大人再帶著登州軍來救民於水火之中的。

怎生,這萊州城就有什麼例外嗎?

按大家的想法,都如法泡製就成了嘛!

其實,王瑞遲疑的卻是因為一件事。那就是原來歷史上,萊州城在知府朱萬年的統領守護下,是作出了誅死抵抗的,而且死的人還不少。

朱萬年字鶴南,大明黎平府(今中國貴州省黎平)人。

明神宗萬曆三十七年(公元1609年)舉人,歷任山東定陶知縣、中城兵馬司指揮、戶部河南司主事、員外郎、郎中,現在官至山東萊州知府等。

歷史記載朱萬年平生慷慨、持大節,見國是日非,每每酒酣耳熱時常對同僚說:“生作奇男子,死為烈丈夫,吾輩不當如是耶!”

平心而論,前世的王瑞對於朱萬年還是頗為讚賞的。

不過,朱萬年囿於大明的文武之爭,對於王瑞這個屢立大功的武人卻頗不友善。

每次聽人談起王瑞和登州軍時,朱萬年便甚為不屑:“一個粗鄙武人,圖有虛名耳!豎子成功,不過是借了孫大人、劉大人等文官的運籌指揮罷了!”

後來登州軍在開展“打土豪分田地”的活動時,也是繞著萊州城走的。

萊州城周邊的許多地主老財得悉登州軍的一系作法後,機敏的人家立馬帶了財物家眷逃進了萊州城。

登州軍那些“殘害士紳、橫徵暴虐”的所謂惡事,就這樣密集地傳進了朱萬年耳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原神:踏空穿越,開局不死不滅

一隻小小小小書童

陰陽界縱橫系統

花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