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3章 小狐狸身世撲朔迷離
開心橡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73章 小狐狸身世撲朔迷離,一魚一酒一江湖,一妖一凰一天下,開心橡果,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疑雲頓時升起,天蠶絲,何其名貴,刀槍不入,水火難侵,天然保暖,乃製作衣裝的至尊絕頂材料,夢嬋娟那件軟甲就混合了天蠶絲編織。 如果這是胡小伶的襁褓,便十分詭異,為何外表不過普通麻布,可內襯居然這等奢華之物? 如胡小伶所說,她是一個棄嬰,可什麼樣的人家能用的起天蠶絲作為襁褓?這一塊內襯五尺見方,先不說價值幾何,主要是有價無市,說實話,就算江凡這等天下第一鉅富,也是當做重寶看待的,當年為了下深潭尋龍鰲,曾用此材料編織一條絲索,著實把他肉疼的不行。 王嬤嬤應不識得這種寶物,大概從未曾注意,而江凡卻立即感覺到,事情可能並不簡單。 思忖中,手指無意識的慢慢捻著襁褓,不多時,他忽然停住,因為感受到某種細微不同。 最角落裡的一小塊,比其他地方明顯硬了一丟丟,非常非常細微,可江凡如今的五感超乎尋常,手指傳來的觸感讓他當即意識到,裡面有東西。 只是略一凝神,他就輕輕扯開外面那層,把手探進去摸索一陣,竟然掏出一塊兩寸見方的絹帛。 這是個四四方方的小絹包,封口用針線細細縫製,裡面依然是某種柔軟的東西。 江凡並不猶豫,直接撕開,有兩樣東西掉落。其一是塊摺疊好的方巾,只有手帕大小。 其二,則是一枚手指節大小的項墜,通體銀白,鑲嵌著一顆渾圓且有點說不清詭異感的銀色珠子。 緩緩展開絲帕,上面繡著一些文字。 這本就很離奇了,但最讓江凡目光收縮的,是這文字居然是祭祀專用的鐘鼎銘文。 這可不尋常啊,這種文字是上古時期用來祭祀天地鬼神、社稷宗廟的,怎麼會鏽在一個女嬰的襁褓裡? 凝神閱讀,其間內容讓江凡眼神變得越發奇異。 方巾所書開頭為四句謁語,翻譯一下大概是:天賜狐女,瑞極化兇,生而祭之,以降聖靈。 隨後,用密密麻麻的小字記錄了一段秘辛。 大意是說,某頂級豪族中有位少主覺醒了遠祖血脈,被家族無比重視。在他大婚之日,居然有狐仙月夜降臨,不久其妻有孕,盛傳其為狐仙送子,皆以為祥瑞。 一年後,其妻產下一個女嬰,可不想那少主不知為何氣血衰竭,漸漸病入膏肓。 而其妻自產後,也變得形容枯槁,身體日益衰弱。 慢慢的流言四起,沒人再認為此事為祥瑞,而認定那狐仙為妖,借少主夫妻產妖子,吸盡其命源生氣,致二人瀕死。 女嬰,自然成了妖狐之女,被視為大凶。 後,族中請高人啟壇作法,稱需將此女獻祭給鬼神,方能引聖靈下凡,挽救少主於危難。 隨後,他們根據所謂的天意所指,將女嬰投入白雲峰雲池。 然女嬰生母並不以為如此,她說她知道一些秘密,相信事實並非這般。卻無法違逆宗族宿老,只能將經過記載下來,藏入女嬰襁褓,期望上蒼垂憐,倘若僥天之倖生還,請有緣人善待此女…… 看到後來,江凡赫然發現,這留信人竟然是王嬤嬤。 她原來就是胡小伶生母的陪嫁嬤嬤,是從小陪伴小姐長大的人,而且身懷一定修為。 這就合理了啊,否則一個孤寡老婦怎麼可能長期生活在這種苦寒之地,甚至還遠離村莊。 “祭祀既定,小姐無力迴天,垂死之際泣血請老身潛伏於雲池山下,待眾人離去設法營救。然則眾人歷經半日方才散去,老身苦尋而不得,有負小姐重託,故此在山下結廬隱居,希望有朝一日天降奇蹟……” 奇蹟到底是發生了,九尾狐送來了胡小伶,讓她大喜過望,但卻不敢再回歸,遂以寡居老婦身份隱藏於此,默默撫養。 但她垂垂老矣,氣衰力竭,只憑借武道修為強行吊著一口氣硬撐。眼看時候日無多,便計劃將胡小伶送往他處,同時為了以防不測,寫下此書信以及其生母遺物留給日後收養胡小伶的有緣人。 最後,她懇請這位有緣人,若胡小伶能終生平安,則永無需將此事告知,若他朝遇上狐仙,也不需驚怕,那是胡小伶的緣法,可將此信和項墜交給胡小伶,而有緣人也必得福報…… 後面的事江凡大概就知道了,老嬤嬤沒想到,不測來的更早,蠻族潰兵成為劫匪,燒殺搶掠,她只能開始逃亡,後來在途中因生機消散而中途溘然長逝。 只是不知道這關鍵的物件為何沒有帶走,是怕人發現,還是當時太匆忙,恐怕已經不可考。 記敘就這麼多,沒有說起是哪個豪門巨族,也沒透露那少主夫妻身份,後續當然也沒有任何記錄。最後王嬤嬤只是說,她和小伶生母一樣,希望此女既然得救,便好好活下去,無論貧窮富有,只求她平安喜樂,最好永遠不知道自己的身份,永遠不再回歸那個家族。 江凡反覆看罷多時,心中越發感覺奇異,這裡面彰顯著幾個重要資訊。 第一點,胡小伶出身之家族極不簡單,甚至記錄採用這上古鐘鼎銘文也在側面彰顯這一點。 第二點,這個家族發生過詭事,甚至涉及到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