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寧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八十六章 慕青宇的來歷,純陽第一掌教,池寧羽,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當世儒門為顯學,自孔孟荀朱之後,分為守一、守中、艮止、體天理、明誠、慎獨、體仁等多種流派,“以鄉三物教萬民而賓興之:六德知、仁、聖、義、忠、和;六行孝、友、睦、姻、任、恤;六藝禮、樂、『射』、御、書、數。”養的是一口浩然正氣,行的是天地正法。
儒門流傳數千年之久,傳到如今,有崇仁、定川、東萊等諸多名門大宗、書院學派,其中由朱子所創立的聖賢派,卻毫無疑問乃是儒門之宗。
聖賢派雲集天下儒門大賢,又分為花間、離經易道、養心、太素四大派別。慕青宇便是來自戰力最強的花間一脈。
以慕青宇的資質與修為,在聖賢派中也算得上是第一流的人才。他自幼聰慧過人,無論詩畫儒學還是文才武功都勝人一籌。不到三十歲已是化炁圓滿之境,距離先天只有一步之遙。一眾師弟師妹也對這位大師兄也十分欽佩,其恩師花間一脈主事人左丘正明,也有意由讓慕青宇執掌花間,等老一輩的聖賢大能陸續退隱之後,甚至有機會問鼎聖賢之主。
十餘年前,時有大燕皇長孫姬子語來到養心派求教書畫之道,其時養心一脈弟子花雪月與慕青宇兩情相悅,故而姬子語不期巧遇風華正茂的慕青宇,兩人聊得極為投緣,一時間引為知己。
過得幾年,大燕太子姬雲和重病而逝,天下同悲。時有大燕左相國公孫『操』圖謀政變,囚禁大燕國君姬喜,意圖扶持姬子語上位,從而統攬朝政。卻不料事情敗『露』,天下都征討兵馬大元帥長孫雄抱著病體鎮壓皇城內『亂』,並親自斬殺公孫『操』於金鑾殿上,繼而廢除皇長孫姬子語。
姬子語與慕青宇二人素來交好,因此也被認為是左相餘黨,懾於聖賢派的赫赫威名,大燕皇朝向聖賢派頒發詔書,令之擒拿慕青宇入朝候審。
無奈之下,左丘正明只得與養心一脈主事人杜工秋商議,意圖讓慕青宇外出暫避。卻不料二人商議之時,卻被慕青宇撞個正著。
慕青宇未能聽清二人的話語,只認為恩師要將自己交給朝廷。萬念俱灰之下,他憤而出走,從此四處流浪,卻不慎被五瘟教使者梁達擒住,煉製成毒人。幸好他武功深厚,總算是保留了一分神智,直到被蕭千離所救。時間一長,漸漸歸心純陽宮,索『性』就留了下來。
慕青宇精通上古儒門無上妙法,暗合一個“仁”字。心之所向,無懼無悔,求仁得仁,復無怨懟。原本就已經達到化炁圓滿之境,只可惜他心中鬱結難消,遲遲無法溝通天地。之後花雪月千里追尋來到身邊,儘管還有心結未解,卻也讓他心中寬慰,大悲大喜之下,不意觸碰天地,領悟了這一門“法書天地”的儒門法則。
法書天地是上古儒門的無上妙法,儒門教義只有五字:智、仁、勇、義、禮。易者,智也;筆者,仁也;刀者,勇也;春秋者,義也;綬印者,信也,刀筆春秋策,乃是儒門至理。
觸碰法則之後,以慕青宇的深厚積累,破碎金丹只在翻手之間,在花雪月的陪伴下,他很快就渡過生死大劫,成功位列先天之境。
與旁人不同,慕青宇的武學境界,乃是仗著胸中一口浩然正氣,“天道貴在行,知行合一,以人應天,是在學天道有行而萬物有本末始終。”意識所在,縱然天地亦應之。這些明教教眾大多出身波斯,哪裡懂得這些道理?故而被慕青宇一式“快雪時晴”,頓時殺得乾乾淨淨。
戰北野看不懂慕青宇的武功路數,只覺這人一身武功來的極為古怪,書寫文字也能殺人,當真是聞所未聞,見所未見。不由得心中起了寒意,百忙之中環顧四周,見四面八方都有吶喊聲響起,兵器撞擊聲處處可聞,峰上火光搖曳,顯然是雙方還在僵持。
“圖天如今尚不知死活,我一人對付這慕青宇已是極為吃力,不知幾位明王如今何在?倘若他們能衝上峰來,說不定還有勝機。”
此時謝廣陵與陶雙亭被慕青宇護住,八卦雲臺上無人值守,戰北野一眼便看到陣圖中的玉虛峰虛影,立刻看清山腰中的戰鬥情形,眼見四個小小光點還在纏鬥,卻將山道堵得嚴嚴實實,一時半會兒是衝不上來。當下長嘆一聲,雙臂較力,猛然一掙,將束縛住自己的白練震得粉碎。
慕青宇橫筆當胸,嚴陣以待,卻見戰北野突然跪了下來,手託火焰狀,『吟』誦道:“普照萬物的光明之神馬茲達,願光明普照每一寸大地,驅除阿赫裡曼的黑暗。納胡拉·多普願以身獻祭,懇請神主降下靈光,不再因為人類的罪過而詛咒大地,也不再滅絕地上的生靈……”
這一段話卻是波斯語所言,慕青宇全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