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寧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三十六章 心事重重,純陽第一掌教,池寧羽,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純陽掌教?”幾名大漢頓時一驚,驚疑不定的看了蕭千離半晌,低聲商量幾句,一時間卻都拿不定主意。蕭千離也不著惱,面帶微笑立在那裡,似乎渾然沒見到那四人疑『惑』的眼神。

四人交頭接耳幾句,為首那人上前行了一禮,沉聲道:“閣下自稱本門掌教,我等身為純陽門下,本該上前見禮。只是我等皆是新進入門,並未親眼見過掌教尊容,望請恕罪!”

蕭千離微笑道:“無妨!貴地之中,可有曾上玉虛峰之人?喚來一見便知!”

立刻有一人飛奔而去,不多時有一位健壯的年輕人大踏步奔出門外,見到蕭千離,歡喜叫道:“果然是掌教祖師來了!你們快些給祖師老人家磕頭!”

見到這人當先下拜,四名大漢頓時慌忙下跪,連連叩首。

蕭千離一眼便認出了此人,當下袍袖一拂,一道柔力將五人悉數托起,微笑道:“惜朝,你不在玉虛峰上打磨筋骨,怎麼跑到這武威郡來了?”

此人名為顧惜朝,乃是最初開山授徒中一百零三位外門弟子之一。後來宋書劍上山,與謝廣陵二人商議,在流民中陸續又收了數十名天資不俗的門人,共計一百四十七人。此時薛慕白腿傷尚未痊癒,外門弟子當中,以這顧惜朝武功當屬第一。

顧惜朝有些赧顏的笑了笑,答道:“好教掌教得知,那一日楚大哥離開純陽宮,弟子便繼續留在玉虛峰上苦練拳法,後來宋長老帶著這位陶統領上山,挑選外門弟子下山歷練,陶統領便選中了我……”

只聽門裡一個渾厚低沉的聲音介面道:“惜朝此人『性』情頗對陶某的胃口,長久留在外門,未免有些屈才。因此陶某斗膽將其帶出,細細打磨一番,或能更進一步。”

聲隨人到,一個身材高瘦的黑袍男子大踏步走出門外,長身施禮道:“陶雙亭見過掌教!有失遠迎,望請恕罪!”

蕭千離上下打量著這個僅有一面之緣的桀驁男子,見他即便是在本門駐地中,依然帶著銅製鬼面,當下微微一笑,點頭道:“你很好!”

陶雙亭側身禮讓,道:“請掌教入內!”

蕭千離昂然直入,繞過照壁,裡面赫然便是一片巨大的廣場,有百餘精壯大漢正在場中『操』練,個個揮汗如雨,喊聲如雷。

廣場東面有一塊打磨光滑的大石壁,壁上密密麻麻的刻滿了字,也不知道是何人所刻,筆走龍蛇,端的氣象萬千。

石壁下坐了十幾個人,大多穿著一身黑衣,還有幾人身穿純陽外門服飾,坐在石刻下閉目凝思,神態雍然,有絲絲縷縷的寰宇清氣不斷灌注全身。

見到蕭千離注意那塊石壁,陶雙亭咳嗽了一聲,解釋道:“陶某早年修煉的一些小玩意兒,難入掌教法眼,給這些沒有什麼基礎之人修煉,倒也妥當。”

“周天胎息功……”蕭千離意味深長的瞥了陶雙亭一眼,點了點頭,並沒有做聲,而是轉過頭來,細細打量環繞廣場的三棟建築。

這三棟建築幾乎是同樣的風格,四角飛簷斜挑,紅牆碧瓦,氣派恢弘。按三才排列,上合於天,下合於地,中合於人事,與廣場合為一體,乃是一個三才一體的格局。

“三才聚靈!”蕭千離含笑點頭道,“以建築本身佈下陣眼,匯聚靈氣,以促進吞吐清氣的速度,陶統領倒是花費了不少心思啊!”

陶雙亭跟在蕭千離身後,聞言答道:“陶某雖對陣法略有涉獵,之前卻從未想過這等辦法。只是那日初上玉虛峰之時,見到內門中的格局,陶某心有所動,因此照葫蘆畫瓢,利用原有建築小小改動一番,便成了這等模樣。”

蕭千離微微一笑,道:“也算是你有心了!”

他略一打量,看清了建築上的牌匾的文字,當下邁步走進大廳,毫不客氣的坐了主位,陶雙亭側座相陪,立刻便有僕役端上茶水來。

二人寒暄幾句,那僕役帶上了門,陶雙亭立刻摘下面具,『露』出一張清癯的面容,鄭重的放在小桌上,起身長長一揖,道:“陶某不請自來,自薦武威統領,如今已有月餘。卻未經掌教允許,實在是惶恐之極。”

原來那日陶雙亭被蕭千離救出監牢之後,他只當蕭千離沽名釣譽,心中憤憤不平,徑直向崑崙而來。一路上刻意打聽純陽宮的事蹟,一一求證,卻不料所聽到的傳聞盡數證實,這純陽宮果然是得了太清純陽一脈四方道統,種種神蹟,在崑崙山下更是傳得神乎其神。

陶雙亭三十年不見天日,對過往事情皆已經淡了,唯獨混元道派玄真子對他的大恩,卻無時無刻不在想法報答。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重生魔主之君臨

參江

我為劍者

徐徐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