軒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0908 貨幣體系面臨崩潰】,明鹿鼎記,軒樟,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軍團,但未授權他們徵收稅賦和制定聯邦法律。
1777年,獨立的殖民地正式採納邦聯條例,建立了一個聯邦的主權國家、以及行使管理權的聯邦政府,並批准了美國憲法。
經歷艱苦的獨立戰爭後,大陸軍團終於擊敗英軍。
1783年9月3日,美、英簽訂《巴黎和約》,英國承認美國獨立,確認美國疆界為北接加拿大與大湖地區,南至佛羅里達北界,東起大西洋沿岸,西至密西西比河。
這樣,美國從獨立戰爭初期的90多萬平方公里擴大為230多萬平方公里。
在國家版圖倍增的同時,美國面臨的國家風險也同比增加。
對此,美國第一代開國領袖華盛頓有極清醒的判斷。
漢密爾頓在為《獨立日報》撰寫的文章中說:“有種種跡象使我們可以作出這樣的推測,美國已經使歐洲的幾個海上強國感到不安了。幾個在美洲有殖民地的國家想阻止我們,獨佔我們的利益,剪掉我們的翅膀,使我們無法飛到危險的高度。”
事實也正是如此。
從1783年英國承認美國獨立的《巴黎和約》算起到1865年美國南北戰爭結束的82年間,英國一刻也沒有放棄分裂美國的實際努力。
英國在拿破崙戰爭期間,截擊美國商船,阻撓美國與歐洲的貿易。
1812年,美、英開戰。英軍佔領華盛頓,燒燬白宮和國會大廈,並企圖藉機肢解美國。
它向美國議和代表提出“沿美國邊界成立一箇中立的印第安緩衝國”的要求。
直到1861年美國南北戰爭期間,英國還宣佈對美國內戰奉行中立政策,承認南方同盟為交戰國,同時秘密向南方提供援助,還將海軍開入美國海域。
只是由於後來的戰場優勢迅速倒向北方,英國干涉美國內戰的計劃才徹底告吹。
也有人曾希望美國分裂。
美國南北戰爭爆發後,一些歐洲人的態度是幸災樂禍。
法國外交部曾表示:“一場持久的戰爭由於積累的仇恨和痛苦,必定造成分裂。北方無法戰勝南方,也更不知道怎樣長久地控制南方,只能導致聯邦的解體,而這正有利於法國的國家利益。只要給它足夠時間就可以了,只要交戰雙方不斷怒火沖天就可以了。”
這番表白代表著歐洲人的一種想法。
他們擔心的是,美國南北統一後會變成一個強大的國家,“美國將不再是一個由平等的主權國家組成的聯邦,而將成為一個帝國”。
這種想法為歐洲人肢解美國的企圖在作理論準備。
即使到了1863年,北方已取得決定性勝利時,德國《新聞報》還認為:“把一個分裂的聯邦用武力統一起來變得一天比一天不可能。”
一家還是親北方的《兩個世界的雜誌》也認為:一個被佔領的南方將是“戰勝者永遠的肉中刺”。
戰勝的北方也將像普羅米修斯那樣,因盜取天火而受到天罰。
在英國,輿論的主流意見也是希望美國南北分裂。當年,美國南方分裂勢力的主要支持者約翰·羅巴克在英國下院說:“北方永遠不會成為我們的朋友,南方倒是我們結交的物件。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歐洲的武力和文化的剿殺沒有嚇倒美國人。
相反,美國人在歐洲的重壓下經過兩個多世紀反而強力崛起。
南北戰爭後美國統一了,南北戰爭之後,美國迅速崛起。
美國資本主義工業飛躍發展。
1860年,美國工業生產居世界第4位,到1894年躍居世界第1位,工業生產量佔歐洲各國生產總量的一半左右。
從1860年至1900年,美國工業生產增長了6倍。
20世紀初,美國工業優勢更加突出。
1913年美國工業產品已佔世界工業產品總量的13以上,比英德法日4國工業產品的總和還要多。
其中煤、鐵、鋼和石油的產量增長尤為顯著。
這時歐洲又出現“美國威脅”論,先是渲染“美國經濟威脅”論。
1893年,埃米爾·巴比埃寫了《在金元帝國旅行》一書,指責美國商品,火車頭、煤、絲織品、水果、棉花以及美國的葡萄酒已充斥歐洲。
經濟學家保羅·德·盧西埃在1892年出版的《美國生活》中寫道:“美國從一件令人好奇的東西變成了一件令人恐懼的東西”,美國已成為舊大陸的一個可怕的對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