軒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0999 折箇中吧】,明鹿鼎記,軒樟,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除了英國公張維賢,大明估計沒有幾個人敢這麼對皇帝說話了,因為皇帝已經明確說了,至少要九百萬兩紋銀。
違反皇帝的意願,那就等同於抗旨不遵啊。
“英國公,我知道你體恤韋愛卿,但銀子還怕多嗎?海防總督衙門的九百萬兩是他們的份額,別的衙門上繳的銀子,是別的衙門的份額,銀子越多越好。”朱由校道。
魏忠賢聞言大喜,暗贊皇帝長大了,會說話了,這話,正好切中要害!
本來魏忠賢接連錯失了之前的策略,想讓韋寶繼續在正三品的位置上暫領海防總督衙門,想把山東、登萊和滄州府,以及數萬登萊步軍都劃出去的計劃落空。
若是再將九百萬兩紋銀,降為三百萬兩紋銀的話。
魏忠賢就不單單是覺得沒面子,而且會覺得朝廷和韋寶這筆買賣做的相當吃虧!
“陛下,要讓海防總督衙門一下子拿出那麼多銀子,這是竭澤而漁,為了彌補虧空,海防總督衙門以後在主導海貿的時候,肯定得抽重稅,這樣只能迫使大大小小的海商們在開展海外貿易的時候,容易鋌而走險,加大治理難度。另外,移民遷徙甚至商業發展都會受到影響,可能不但逼的很多人鋌而走險,甚至會跑到海外去謀生,進一步減少人口。不利於維持大明的穩定。而部分地方官員實質上至少不反對海外貿易。這樣既有豐厚的收入也不用上交,同時民間出於諸多原因,則持續海外貿易。”英國公張維賢道。
韋寶聞言,暗暗點頭,佩服張維賢的見識,張維賢有時候像是一個老紈絝,有時候又顯得挺睿智,考慮問題挺全面的。
朱由校皺了皺眉頭,問韋寶:“韋愛卿,海防總督衙門以後都是你全權負責,你覺得怎麼樣?”
韋寶有點為難,其實,韋寶當然希望只繳納三百萬兩,誰喜歡把銀子拿出來啊?
而且岳丈大人已經說了交三百萬兩紋銀,並且說他全權負責了,自己再改不好。
但朱由校現在這麼問自己,明顯是想讓自己答應繳納九百萬兩紋銀。
而且韋寶明白,站在皇帝的角度,肯定希望弄來越多的銀子越好。
這就很為難了啊。
朱由校見韋寶不說話,又皺了皺眉頭,有點不悅,“韋愛卿,你聽到朕說話了嗎?”
“聽見了。”韋寶趕忙答道,接下來卻不知道該說什麼。
幸好張維賢搶著道:“陛下,您要是硬逼著韋寶拿出九百萬兩紋銀,韋寶只能以民間借貸的方式籌集。老臣剛才說過,那將是竭澤而漁的行為,將迫使海防總督衙門沒辦法很好的管控海貿的度量,只能加大力量,無限制的開放海貿,以達到彌補虧空,儘快償還民間借貸的難題。過度的開放海禁會嚴重搞亂大明的方方面面的,表面上看,稅收能夠增加,但長遠看,對有土地的富人,和租種土地的窮人,都會產生重大的影響。以前歷代禁止海貿,就是發現了這一點,這才有了海禁。”
華夏的文明是很早熟的文明,早早形成了以小農經濟為基礎的中央集權制,並且地理條件支援了這一制度的延續。
中間又有諸如“科舉制”的區域性改良。
在這樣的條件下,中國沒有早於西方開展“大航海時代”的機會。
就連“鄭和下西洋”也是小農經濟思想的延續。
中國海上勢力的崛起沒法早於西方,但有機會跟隨這股大航海的潮流。
海上有著許多海商勢力。明朝廷沒辦法控制這些勢力,所以一面海禁,一面招安。
儘管這些海商的裝備遠弱於西方,但蘊含著變革的火種。
如果明末的情況能夠延續,海商還能繼續做大,然而滿清入關後,新生政權擁有強大的動員能力,將大的海商勢力一掃而光。
而且清代不僅有階級矛盾,還有比較大的民族矛盾,所以統治者比前代更加保守,海禁也變本加厲。
海商當然也就沒法做大了。
清末朝廷的控制力大不如前,海商崛起的大環境早已沒有了。
“韋愛卿,你說說,是這樣嗎?海防總督衙門是不是為朝廷籌措九百萬兩銀子,就會影響大明穩定,籌措三百萬兩紋銀,就沒事?”朱由校直接問韋寶。
韋寶這回沒有猶豫,點頭道:“為朝廷籌措三百萬兩銀子,已經是大明額外增加賦稅的極限,微臣能夠辦到。陛下想,要是按照過往稅額,十抽一,三百萬兩收上來,意味著三千萬兩紋銀以上的貨物進出大明!至於為朝廷籌措九百萬兩紋銀,等於九千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