軒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0442 祖大壽很生氣】,明鹿鼎記,軒樟,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題有多大。
因為江南的賦稅收入佔了明代財政收入的很大一部分,所以江南的稅收得起來,朝廷的財政收入就多一些。
蘇州府一府的財政收入往往比一些偏遠地區的布政司的收入還多。
南直隸地區的財政收入之所以如此之多,就是所謂的“江南重賦”,官田的租額要遠遠高於民田的賦。
其實官田和民田都是私人佔有的土地,只是歷史上官田是宋末賈似道收購的宋代的國有土地,其地租很高,到明代的時候就延續了原來的租額。
到正統年間,很多官田就因為天災或者重賦等原因被拋荒或著以“飛灑”“詭寄”等方式隱匿了。
這樣一來官員為了達到“原額”就不得不將多餘的賦稅攤派到其他的土地上。
如此迴圈下去,官方掌握的土地越來越少,剩餘的土地不得不承擔更多的賦稅。長此以往是容易出問題的,而且朝廷也很難收稅了。
所以正統年間開始有所謂的“周忱改革”,簡單來講這次改革就是不再區別官田民田,把賦稅按照田地的肥瘠程度劃分等則,以一定比例徵收田賦,而且田賦的徵收是以銀子為結算手段的。
從正統年間開始,以江南地區為主的財政改革就逐漸展開了。
大體的趨勢是實物折銀,賦稅的稅種逐漸減少,實際上就是把賦稅之外非法加派的雜稅也算進去合為一種稅。
同時勞役也按照一定比例折成銀子結算,以每戶所擁有的土地作為繳納多寡的標準。
更為重要的是,這一系列改革開始無意識地出現一種“量入為出”的觀念,官員每年需要預估本年度的財政收入和支出,再按照這個額度徵稅。
正統年間到萬曆年間的一系列改革實際上就是張居正“一條鞭法”的內容。
所以,與其說一條鞭法是張居正的發明,不如說只是張居正對之前的一系列財政改革的承認,或者說是張居正在總結了前人的經驗之後,繼續推行罷了,並不是張居正的首創。
實際上,明代的財政體系到張居正的時候已經較為完善了。
可惜萬曆三大徵,加上後金崛起,朝廷又不得不加派三餉,在原有徵稅的基礎上又增加賦稅。地方不堪重負,農民暴動和奴變此起彼伏。
明代還有一個重要的問題是鹽法敗壞,與鹽法息息相關的鈔法也很早就廢弛了。
大明的財政收入剛開始比宋朝前期是高不少的,但是宋朝中後期的鹽酒茶稅上來後,明朝收入就低於宋朝了,但差距也不大。
收入低於宋朝的原因主要是明朝的賦稅長期不增長,反而有下降趨勢。
明朝的財政收入從朱元璋到朱棣時期是有增長的,但從永樂後期開始就有下滑跡象,到了宣德改科之後基本是出於穩定震盪的,直到明末漲稅。
明代的國庫並不只有太倉庫,太倉庫還可分銀庫及糧庫,通常說的是銀庫,事實上光北京的庫所就可以數出幾十個,主要的外庫儲銀庫即戶部太倉銀庫,工部節慎庫,兵部太僕寺常盈庫,名義上隸屬於禮部的光祿寺銀庫,這些庫所是北京收銀貯銀重要地點,其中太倉銀庫是歲入白銀最高的。
而即使是太倉庫,在明朝後期歲入也突破了千萬,最後幾年更是年年歲入兩千萬兩白銀以上。
明朝自己有個稅目就叫商稅,含義很狹隘,明朝商稅稅率很低,所以沒什麼商業稅收。實際上明朝商稅種類不少,而且種類是有增長的;且稅率大多是十分之一、二十分之一或者三十分之一之類的當時的通行稅率,不存在說定低了。
明朝收不上來稅純屬技術問題,或者說是自己作死。
北宋是中國白銀產量最高的朝代,也是中國白銀存量較高的一個朝代,不過由於一系列原因,在宋末尤其是元朝,中國有大量白銀外流,因此造成明初白銀價值居高不下,一兩白銀價值高的時候可以換四五石米。
所以可以看出,明初商稅並不低,那麼為啥明初永樂及永樂之後商稅就走低了呢。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寶鈔崩潰以及後續政府的財政操作混亂導致的。
明朝前期財政歲入明顯優於宋朝前期,不過由於北宋後期財政的增長,有不少是過度收稅及通貨膨脹,如果減去這些不合理增長,增長幅度也不是特別大,畢竟是農業社會。
而明朝財政長期無增長甚至是下降,後期超過但也不多。
明朝中後期財政收入沒宋朝多,原因主要是自身寶鈔崩潰和財政思想保守。
但看糧食收入就能看出明朝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