軒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0557 努爾哈赤來了】,明鹿鼎記,軒樟,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清代末期,邸抄之外又有了“京報”,“京報”已有了專門的報房來管理經營,成為具有一定規模的發行部門了,開始有了初步的報紙的雛形。
清朝內閣在北京的東華門外設有一個專門的機構名謂“抄寫房”、每天由報房派人去那裡抄取當天釋出的新聞,稱“宮文書”,除被稱為“宮門抄”的朝廷政事、動態的報道和諭旨全部照登外,奏摺的數量因較多則加以選用。這種被印刷成單頁不加封皮的“新聞紙”就叫《宮門抄》,多在傍晚發行,派人送閱,在時間上很像現代的晚報,從性質和級別上又很像供高階幹部閱讀的《大參考》和《內參》。
而《京報》則由《宮門抄》、諭旨和奏摺三部分組成,由於奏摺的字數較多,排印費時,需要在晚間才能完成其印刷裝訂,在次日發行,這種印成對摺雙頁裝在一起的《京報》很像現在發行的日報。
1912年《邸報》或《京報》一直出版到清朝皇帝退位,才停止了刊行。
無論是中國的《邸報》還是西方的《每日紀聞》,都是古代的媒介,雖有現代報紙的雛形,但仍與人們普遍概念裡的報紙有著非常大的出入。
而韋寶轄區出現的這五六十個報業刊物,已經具備了現代報紙的所有特徵。
現代報紙有三大特性,即:刊載新聞;定期出版;公眾發行。
16世紀中葉,是人類歷史上航海大發現的時代。地中海是當時世界文明的中心,義大利作為文藝復興的起源地,有著豐富的文化資源和文化基礎,在地中海北岸的威尼斯城頗為流行的威尼斯小報,在報紙的發展里程中有著極其重要的位置。
義大利威尼斯城當時居地中海貿易中心,與地中海沿岸諸港及德國商業都市聯絡頻繁,成為集中世界各地新聞的都市。
在這所城市裡有個叫Manant的組織者,收集有關法庭、城市動態以及貿易資訊等新聞,專為王公貴族以及商人發行這個Gazette的手抄新聞,在當時非常流行,這就是VeniceGazette。
後來VeniceGazette改用手抄為印刷,加大了發行力度,被後人稱為《威尼斯公報》。
Gazette(格塞塔)本意是一枚威尼斯硬幣,一個Gazette買一份小報,所以人們就稱威尼斯小報為VeniceGazette,以至於這個詞後來成為西歐“報紙”的代名詞。
這是人類歷史上最早的具備現代印刷三大性質的報紙。
同時,由於威尼斯是當時世界上最為著名的海港之一,來往於此的四方過客眾多,VeniceGazette隨著這些往來的商賈、水手、遊客、教士被更大面積的在歐亞非進行傳播,影響了各個地方報紙業的發展。
從某中意義上說:VeniceGazette是現代報紙的鼻祖。
自德國人谷登堡使用熔化的混合金屬鑄造鉛字,隨後他又發明了脂肪性的印刷油墨和印刷機,實現了印刷術的機械化。
報紙的發展也隨之迎來了春天。報紙的發展自義大利,沿歐洲西海岸北上,北非、利比利亞、英法、神聖羅馬、維京,在很短的時間內,報紙在歐洲取得了流行。
並且在其後的幾百年時間裡,伴隨著殖民者的軍艦遊弋了世界。
中國的《邸報》是世界最古老的報紙,但中國現代意義上的報紙卻是舶來品。
若不是韋總裁的到來,在媒體這一塊,由於封建體制的關係,華夏要落後很多的。
第二次鴉片戰爭之後,西方諸多機構出於方便傳教的目的,在中國建立報館。但當時的報紙多為宗教性質的。並無太多新聞性質。
直到19世紀末,中國官辦、民辦的報紙才逐漸多了起來。
1895年,即光緒二十一年,著名的維新變法派康有為、梁啟超在北京創辦強學會,並出版報紙《中外紀聞》(又名《萬國公報》),這是早期的中國人所辦報紙中影響力較大的。
當時僅北京就已經有幾十種各類報紙,日印量過千的規模。
1900年後,隨著報紙的陸續創辦,北京出現了六大報房,字號是:聚興,聚恆,合成,信義,集文。這些報房控制著京城各報業的發行權,這是我國最早的一批報房。
各報房都僱有報夫,一律穿藍布長衫,肩上搭一條藍布長袋,內裝日報,健步如飛,分送各衙門、官員府第、大商號、錢莊等訂戶。
1911年北京各報社在琉璃廠南柳巷永興寺,聯合開辦了一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