軒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0278 是海盜嗎】,明鹿鼎記,軒樟,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和陳祖義命運相仿的,是明朝海盜的頭一號人物汪直。

明朝嘉靖三十八年十二月二十五日,汪直受到“招安”,還矇在鼓裡的他,被監斬官遣人用轎子抬上了法場。

他建立的海上帝國在朝廷的陰謀中隕滅。

汪直是典型的中國海盜代表,他把海上的經營做到了極致。他所處的正是中國海盜活動最頻繁的時代,時勢造英雄,但他身上也帶有著典型中國海盜的弱點,所以導致了他最後的命運。

據史書記載,在汪直最鼎盛的時期,他手下船隊的貿易總量超過了當時明朝最重要的貿易省份浙江和福建。

商道不通,商人失其生理,於是轉而為寇,海禁愈嚴,賊夥愈盛。和清代的閉關鎖國相比,明代雖然並沒有中斷海外貿易,但統治者把生意攏到了自己的手中,強令百姓“片帆不得下海”。

於是,祖祖輩輩靠海吃海的沿海百姓,突然被政策性下崗。

原來從宋朝起已經相當繁榮的漁業、商業都被“關停並轉”,明政府又難以解決“再就業”,百姓面臨的是“進亦死、退亦死”的兩難。

而另一方面,由於日本以及東南亞等地急需各類貨物,“走私”成了一項利潤豐厚的生意,一柄刀從中國販賣到日本,差價可以達到十倍。沿海的民眾很多人都投入到了“非法”海上營生之中。

“中國法度森嚴,動輒觸禁。科第只收酸腐兒無壯夫,吾儕孰與海外徜徉乎,何沾沾一撮土也!”出生於徽州的王直不願意透過科舉求取功名,而是南下去海洋中尋找機會。

天資聰穎的他,學會了日語,與日本人做各種生意。之後,隨著經營規模的擴大,他還包攬了日本的軍火生意,並組織起了自己的武裝。在中日之間的海域中,確立了自己的名號,甚至一度以琉球為據點,自封為“徽王”、“淨海王”。

處江湖之遠的王直,與居廟堂之高的統治者一樣,都看到了導致明朝“倭亂”的根源——海禁。他在用軍事手段應對圍剿的同時,不斷地向統治者表示他無所望,唯願進貢開市而已。

中國的海盜,從來不用骷髏旗,他們寫在旗幟上的都是謙卑的祈求,平安、溫飽,都是些草根階級最為渺小而瑣碎的夢想。

王直和所有中國海盜一樣,都有這個弱點。

朝廷正是利用王直的弱點,對他誘騙招安。但奇怪的是,王直問斬的罪名不是“海盜”,而是“叛國”。

這是明朝使用的“障眼法”,讓統治者真正不安的是他自封為王的舉動。

王直的經商反而促進了中日經濟文化的交流。他是一箇中國人,並沒有為日本人服務。日本人、葡萄牙人都聽命於他,為他的生意服務。

中國古代海盜取得輝煌成果一直不為外人道。在中國歷史上,首先造出萬人大船的就是中國海盜。

韋寶比較熟悉的海盜中,鄭芝龍是頭一個,在韋寶的認知中,更是將鄭芝龍看成是‘世界史上第一個船王’。

鄭芝龍和鄭成功父子在海上的力量十分強盛,最後還打敗了荷蘭東印度公司。

中國的海盜到南洋,當地人都很歡迎,因為他們並不像西方的海盜那樣去掠奪,而是非常尊重當地的習俗。

中國的海盜和國外的海盜很不一樣,和索馬利亞海盜也不同。

就在清朝鴉片戰爭前夕,珠江口還有像女海盜鄭一嫂所領導的紅旗幫這樣強悍的海盜團隊在活動,其裝備精良遠勝大清水師。

紅旗幫屢敗官軍,還重創有美國僱傭兵的葡澳艦隊,把澳門圍困得幾近斷糧。

1809年,英國艦船在中國的水域內橫衝直撞,官軍無能為力。

此時,鄭一嫂卻果斷出手,痛擊了廣州內河的英國船隻,俘獲一艘英艦,斬殺數十英國士兵,戰鬥力之強令英軍震驚。

然而,清朝統治者不但沒有尋思如何利用一支鐵血隊伍,反而一直在設法圍剿、分化紅旗幫。

在最後一次圍剿之中,清朝水師聯合澳門的葡萄牙人,組成中葡聯軍,合圍紅旗幫,一度將紅旗幫的主力船隊封鎖在大嶼山島。

鄭一嫂的養子張保仔算準風向與潮汐,與鄭一嫂一起集結大船三百隻、火炮一千五百多門、部卒兩萬,海面炮矢橫飛,無人敢攫其鋒,於是揚長而去,官洋聯軍唯有望洋興嘆。

最後,統治者再次利用了中國海盜慣有的弱點,利用“懷柔政策”招安了紅旗幫的盟邦,令紅旗幫勢力大減,鄭一嫂不得不接受清朝的招安。

明朝時,歐洲開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越青春夢未老

軒樟

鐵血天驕

我的傷心誰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