軒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0791 建奴不給韋總裁時間】,明鹿鼎記,軒樟,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在朝鮮歷史上被稱為“丁卯胡亂”或者“丁卯虜亂”。
在韋寶的記憶中,這一次並沒有將朝鮮完全打垮,後面一次是建奴已經徹底擺平了整個北方,最後才大舉進攻朝鮮的。
1636年丙子年,明崇禎九年,朝鮮仁祖十四年,後金崇德元年,皇太極正式由汗改稱皇帝,改國號大清,族名滿洲。
他事先將此事通報朝鮮,希望朝鮮參與勸進。
朝鮮聞訊大譁,積累近10年的憎惡、羞辱情緒一併迸發。
朝鮮臣僚紛紛痛切陳詞,“使彼虜得知我國之所秉守,不可以幹紀亂常之事有所犯焉。則雖以國斃,可以有辭於天下後世也”。
在一片慷慨激昂的氣氛下,仁祖拒不接見後金使團,不接受其來書。
後金使團憤然離開漢城,沿途百姓“觀者塞路,頑童或擲瓦礫以辱之”。
該年四月,皇太極在瀋陽正式舉行稱帝大典,朝鮮使臣羅德憲、李廓拒不下拜。皇太極非常氣憤,認為這是朝鮮國王有意構怨,決定舉兵再徵朝鮮。
該年十二月二日,皇太極親自統帥十萬大軍親征朝鮮。
清軍渡江後,揚野戰之長,舍堅城而不攻,長驅而南,僅僅十二天便抵達王京城下。
京畿之內“上下惶惶,罔知所為,都城士大夫,扶老攜幼,哭聲載路”。
仁祖再次將王妃、王子和大臣妻子送往江華島避難,自己則率領文武百官退守南漢山城等待各路勤王軍的到來,同時派出崔鳴吉等人赴清營談判,拖延時間。
朝鮮請和書中寫道“朝鮮國王謹上言於大清寬溫仁聖皇帝:小邦獲戾大國,自速兵禍,棲身孤城,危迫朝夕,如念蒙丁卯誓天之約,恤小邦生靈之命,容令小邦改圖自新,則小邦之洗心從事,自今始矣。必欲窮兵,小邦理窮勢極,以死自期而已”云云。
皇太極見朝鮮君臣求和之切,毫無鬥志,乃對其迫降,下令清軍包圍南漢山城,伐木列柵,繞城駐守,山城內糧草斷絕,不得不殺馬充飢。
各路勤王軍隊也被清軍擊敗,朝鮮君臣只有坐困孤城。
仁祖曾經爬到南漢山城的南門,看到城下清軍黑壓壓一片,不禁長嘆。
清軍在望月峰上升白旗書招降二字,又致書仁祖,令其出城投降。
仁祖則復書“重圍未解,帝怒方盛”,所以不能出城請降,“古人有城上拜天子者,蓋以禮有不可廢,而兵威亦可怕也”。
見朝鮮方面還在糾纏於出城投降的細節,不耐煩的皇太極下令用火炮攻城,同時清軍又攻佔了江華島,俘虜王妃、王子、宗室76人,訊息傳來,見大勢已去,仁祖只好求和。
1637年正月三十日,仁祖率領群臣出南漢山城,徒步前往漢江東岸的三田浦清營拜見皇太極,伏地請罪。皇太極降旨赦之。
雙方築壇盟誓,朝鮮去明年號,繳納明朝所賜誥命敕印,奉清朝正朔,定時貢獻,並送質子二人。
此外,朝鮮朝廷中主戰最堅決的洪翼漢、尹集、吳達濟三人被清軍索要,在瀋陽就義,號稱“三學士”。
此役為朝鮮歷史上著名的“丙子虜亂”。
清朝班師途中順勢攻陷皮島,拔除了明朝在遼東沿海的最後一顆釘子。
所以,就韋寶知道的情況是,建奴第一次只是嚇唬了一下朝鮮,並沒有給予朝鮮傷經斷骨的威懾,第二次才將朝鮮納入版圖啊。
現在韋寶其實也沒有怎麼改變,甚至後金還被他削弱了不少,後金怎麼還能提前發對對朝鮮和毛文龍的戰爭呢?
這是韋寶想不明白的地方。
不過韋寶也沒空想了,現在後金等於給他出了一個大難題。
後金的騎兵對所有軍隊,包括寶軍,在正面戰場上都有天然的優勢,打消耗戰是建奴厲害,他們從小騎馬打獵,擅長弓箭,射程遠,打的準,正面誰也敵不過。
而且遼南的戰局吃緊,不但意味著天地會銀行不能支援韋寶在內地的擴張,還得想辦法為關外籌措糧食和銀子。
“總裁,現在怎麼辦?遼南行政公署發來的是十萬火急公函,要儘快回覆。”吳雪霞問道。
“告訴他們,收縮在建奴敵後的游擊區,不要給建奴太大壓力,嚴防建奴攻打遼南就可以了。至於毛文龍的東江軍和朝鮮的平安道和咸鏡道的防務,咱們先不要去管。”韋寶道。
朝鮮一共八個道,韋寶控制的兩個道是黃海道和京畿道,正好包含了平壤和漢城兩塊區域,這兩塊是朝鮮最富庶的區域,也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