軒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0847 很血腥】,明鹿鼎記,軒樟,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副總兵,明朝將官中總兵最大,其次副總兵,再次參將,之後是遊擊將軍,魯之甲以及參將李承先兩員大將陣亡。
而他們的敵人是後金的300人,即一個牛錄。
那麼一個牛錄到底有多少披甲兵呢,滿文老檔第六冊在天命三年四月部分記載:汗頒諭統兵諸貝勒、大臣曰每牛錄五十甲,留十甲守城,四十甲出戰。
由此可知在撫順之戰前,後金一個牛錄兵力約為五十披甲,這個數字在皇太極時代被提升到一個牛錄一百披甲。
可以估算柳河之戰中的三百後金士兵中,披甲的人數為五十到一百人。
關寧鐵騎八百人渡河,被五十到一百披甲殺了四百人,先鋒李承先陣亡,主將魯之甲自盡,其餘的人逃走了。
根據《三朝遼事實錄》的記述,關寧軍出動了七百關寧鐵騎和八百槍炮手,攻打耀州的時候遭遇後金攻擊,和《滿文老檔》記錄相似。
綜上所述,作為歷史上關寧軍唯一一次主動出擊並與後金交戰的戰例,其表現乏善可陳,甚至可以認為其戰鬥力低到了駭人聽聞的地步。
七百關寧鐵騎和八百關寧軍步兵在柳河之戰中,被區區五十到一百披甲擊敗,被俘獲馬匹六百七十匹甲冑無算,主帥先鋒監軍全部陣亡,估計損失超過一千人。
戰後,兵部再次派人來關寧核查兵力,發現原本號稱十萬八千大軍的關寧軍僅剩下五萬七千。
缺少的五萬人不知道是損失在之前的戰鬥中了,還是被人吃了空餉。
這次的柳河之戰雖然在韋寶這段歷史中不可能發生了。
但是後金對明軍的戰力掌握,大概就是這麼個情況,一個建奴甲士一個打十個是不止的,人家建奴普遍認為能一個打五十個。
之前的薩爾滸之戰是最早打破明軍在建奴大軍心中形象的大戰。
或者可以說是打破遼東和薊遼邊軍在建奴大軍心目中形象的戰爭,而且幾乎很難扭轉了。
之後的遼南會戰,建奴雖然出動了三四萬大軍,但並不是努爾哈赤指揮,都是皇太極指揮的。
而且這三四萬人不能算建奴精銳,大部分是滿蒙聯軍,混雜在一起的兵馬,與純建奴精銳有區別。
加上建奴一方誇大其詞,說韋寶所部有二十多萬明軍,所以建奴並沒有認識到寶軍的厲害。
至於寶軍之後派遣的游擊隊作戰,也只是讓建奴上上下下覺得寶軍卑鄙狡猾,陰險狡詐,因為並不是正面作戰,每次寶軍都是偷襲搶東西,所以在建奴看來,從來沒有正眼評價過寶軍的作戰能力。
薩爾滸之戰,川軍劉鋌部兵員、裝備是四路大軍中最差的,戰績卻是最好的。
而李如柏部響噹噹的遼東軍不戰而退。
渾河之戰,五千白桿兵和三千戚家軍在渾河南北兩岸紮營拒防六萬後金,袁應泰命令三萬遼東軍前去援救,努爾哈赤以五旗主力進攻川浙軍,令皇太極以三旗擊遼東軍。
結果三萬遼東軍大潰,從此拒絕援救從四川浙江千里前來援救的川浙同胞。
白桿兵和戚家軍在絕對優勢敵軍進攻下,仍然殊死搏鬥直到彈盡糧絕,斬殺數千。
還不止,在原來的歷史中,之後遼東邊軍與建奴作戰,還會一次次重新整理下限的。
廣寧之戰,羅一貴孤軍困守西平,浴血奮戰,豈料遼西武人再次重新整理下限,孫得功臨陣倒戈,而名將祖大壽拋棄友軍一日狂奔數百里,一直跑到覺華島,羅一貴絕望中自裁。
寧遠寧錦之戰,出彩的戰鬥都是外來人滿桂、趙率教打的。
結果最後兩人功勞被遼西將門瓜分,滿桂性直不容此事,被逼走山西。
丁卯之役,東江軍二萬八千士兵努力抵擋八萬後金,而十萬關寧軍面對唱空城計的皇太極不敢出擊,皇帝三番五次下旨都抗旨不尊,最後沒辦法了皇命太急,去柳河邊上逡巡不進,轉了一圈武裝遊行回來了。
己巳之變,五千真保軍守薊門啥事沒有,一萬多關寧軍來了就把人家趕走到昌平,自己來守薊門,結果一來防守人家就破壞進來了。
北京城下三千宣大軍交戰正酣,結果被人從背後射了一堆箭,拿來下來一看,關寧軍的箭。
皇城腳下,別的部隊抵抗後金,只有關寧軍這邊其樂融融。
天子腳下,後金擄掠老百姓,關寧軍也擄掠老百姓,讓後金搶的少了些,也算是曲線抗金。
松錦大戰,又是關寧軍帶頭跑了。
八鎮總兵,除了吳三桂的關寧軍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