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甲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零八章 應對,六零種田記,一甲辰,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陳東方面色也不好看,他還以為能在這個大隊安定下來,沒想到還有這些事兒等著。
即使有白美蘭的分析,但他心裡依然不安。
“如果我們離開了,我們的位置肯定會有人來填上,誰會放棄這個難得的好機會呢?”喬父冷漠地說道。
至於離開的人是否心甘情願,又有多少人在乎呢?
人無完人,真要找茬,還怕找不到理由嗎?
辦公室裡沒人說話,大家的呼吸聲都粗了許多。
最後是喬高鐵開口,“召集每個生產隊的族老開會。”
關鍵的點還是在老人身上。
他們是宗族大隊,別看大隊幹部挺不錯的,而實際上,族老們的話語權並不弱,只是隱藏到了底下罷了。
一時之間,四個生產隊聲望高、有智慧的老人都被請到了大隊部,就此次再教育運動進行商討。
“不是說只要自我批評?清理賬目,怎麼現在又要整出這些?”
“縣委幹部要下鄉蹲點,各大隊要集中社員們進行思想教育,憶苦思甜,肯定是怕社員們被資本主義享樂給腐蝕了。”
這話一出,其他人都看向這個族老,這是要把他們聽廣播的權力給剝奪了?
“呸,我看那個龜兒子到時敢亂說話?看老頭子不去罵得他那支祖宗抬不起頭來不可。”
“蹲點幹部什麼時候下來不清楚,”蘭婆婆說,“我們也不用跟社員們說什麼,只要讓他們知道,亂說話的後果就是供銷社不收我們的大隊的貨,大夥都沒錢賺。”
“畢竟他們現在能咬大隊幹部一口,哪天也能反過來對付供銷社,誰都不想跟這樣的人合作。”
只要跟錢扯上關係,把大家的利益綁在一起,大家做事自然不會那麼衝動。
“這幾天,生產隊自己開會,把這些事兒給通知下去。”
“誰要是不把好嘴門,到時分紅就別想要了,民兵隊也不是吃素的。”
老人們三言兩語,義憤填膺的,一會兒就把解決的法子給定了下來,完全就沒讓這些大隊幹部說上話兒。
以前喬高粱等人中飽私囊、損人利己的事,這些老人們都清楚,可是大家沒能團結在一處,也沒那個心思,怎麼處理?
更重要的是,那些事涉及到他們的自身的利益,都要自顧不暇了,哪裡有空去管其他人的死活?
現在的大隊幹部們有作為,為大隊著想,社員們的日子不知比以前好過多少倍。
能吃飽穿暖不說,還有錢拿,倒欠生產隊的事是再也沒有過,因此誰都不想回到從前的生活。
不得不說,有了族老們的幫忙,社員們也都明白了事情的嚴重性,說錯話的後果,誰知道會是什麼?
時間一日日過去,陳東方和喬宜兵也沒少往公社跑,去打聽上頭幹部下鄉蹲點一事。
公社也沒給準確的時間,就這麼到了秋收的時間,他們終於得到一個準確的訊息。
這個訊息聽起來目前是可喜的,據說是抽查若干的縣市進行再教育運動,並不是全國範圍的。
喬父等人湊在一處商量了一下,覺得抽到晉安縣的可能性不大,索性就專心地忙起秋收一事。
而今年公社也沒有派人來通知麥種一事,大家都鬆了口氣,這土地一年到頭不停地耕種,不休養生息,如何能受得了?
因著不種麥子,收稻子的節奏就比前兩年放緩了,社員們的精神也好。
從廣播裡,大家得知下鄉蹲點已經轟轟烈烈地進行了,聽那些地名,都集中在北邊的城鎮。
且廣播裡裡時不時地就會彙報一些成果,哪裡查出了多少作風有問題的幹部,又有哪裡的幹部走資本主義道路等等。
社員們聽得是津津有味,但是大隊幹部們心裡都不得勁,這風從北往南吹,水知道什麼時候就到他們這邊了。
收完稻子,之前九月採的黃麻也漚得差不多了,是時候處理了。
喬父想了想,找了四隊的幾個人商量了下,制定了一個生產、加工計劃。
比如擴大菇棚,增加新品種,比如將之前剝下來的兔皮,想辦法處理,做成更有價值的物品。
許多平時不注意的東西,只要掌握了技術,就能變現成錢。
而有了錢,就能寄去海市,託人買東西寄回來。
沒有誰一直想過貧苦的日子,有了這根胡蘿蔔在前頭,四隊的社員們工作得非常積極,私底下討論廣播裡的次數都少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