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解決出征倭國的難題
白虎下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7章 解決出征倭國的難題,大明嫡長孫:老朱家的團寵,白虎下山,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朱元璋當然知道現在大明的國力,別說是備戰三年了,就算是備戰五年,也沒辦法出海征伐倭國。 按照朱元璋最早定下的南北計劃,五到八年時間把北方草原上的蒙元打殘。 雙線計劃中的土司部落,朱元璋計劃是用三年時間。 等把土司部落問題解決,把北方草原上的蒙元解決,大明就需要長期的繁衍生息的,並不適合繼續出征。 不然的話,他也不會接受周圍小國的臣服,還定下了十五個不徵之國。 “爺爺、征伐倭國一事,需要大臣們的支援,征伐倭國跟征伐北方蒙元不一樣,征伐北方蒙元可以隨戰隨退。” “但征伐倭國則是要出海,到了倭國可不是說撤就能撤的……” 朱軒的意思並不是說大明軍隊征伐倭國會吃虧,如同當初忽必烈派遣大軍一樣。 忽必烈是草原上的遊牧民族,並不懂水戰,他派遣出征的將領也基本都是蒙元人,不吃虧才怪呢。 而大明不一樣,當初朱元璋還跟陳友諒水戰過呢,也就是說,大明的水軍實力很強。 而朱軒話裡的意思是,出海征伐的成本更高,如果沒有獲得好的成績就撤兵的話,會打擊大明計程車氣,下一次想要出海征伐倭國的時候,朝堂裡的大臣肯定會阻擾。 別看大明是朱元璋說的算,他掌管著大權,如果下面的大臣磨洋工,或者暗中阻撓的話,朱元璋一時也沒辦法。 朱元璋也聽出大孫的擔心,這也正是他所擔心的,他今天來的主要目的,就是想看看大孫有沒有破解之法。 “大孫、咱大明就真打不起這場戰役嗎?”朱元璋問道。 朱軒望著忙碌的工人們,陷入了沉思,大明其實是不缺錢不缺糧食的,只不過是洪武爺缺,是普通老百姓缺。 也就是說,大明是打的起這場戰役的。 只不過、需要從那些豪紳士族們手上掏出來才行。 “爺爺、你還記得我之前說的皇家商行嗎?”朱軒忽然開口問道。 朱元璋下意識的點點頭:“咱當然記得,當時咱跟大孫討論不與民爭利的時候,大孫提起過。” 朱元璋最近手頭上一直有很多事情,加上改革還在推行,他不想刺激那些豪紳士族,所以就沒有單獨成立皇家商行。 “爺爺、你說洪武爺成立一家遠征商行如何?” “遠征商行?是什麼玩意?”朱元璋滿臉的疑惑:“大孫、你說的是宋元時期,出海遠洋朝廷成立的那種商行嗎?” 宋元時期開海貿易,因此、不僅民間有商行出海與國外做交易,最大的還得數朝廷的商行,只可惜、因為貪汙腐敗嚴重,最後成了大臣們的賺錢工具。 朱軒點點頭又搖搖頭:“跟爺爺說的差不多,只不過、孫兒所說的遠征商行,以征伐為主。” “就拿倭國來說,大明國庫不是支撐不起一次出海征伐嗎?幹嘛不直接成立一家遠征商行,朝廷持股比例一半,把剩下的一半扔給豪紳士族,讓他們來出錢出糧,等打下一個地方,按照股份比例分配收益。” 這!!! 朱元璋眼前一亮,這個辦法不錯,怎麼會不知道豪紳士族家裡有錢有糧,如果讓他們出本錢支援遠征,最後跟他們分配收益,他們肯定願意把家底掏出來。 “大孫這個辦法妙啊,簡直就是妙不可言。到時候都不需要朝廷出一個銅錢,就能出海征伐倭國。” “等征伐倭國成功以後,豪紳士族們嚐到甜頭,會源源不斷的出錢出糧支援朝廷繼續擴張。” 朱軒笑著點點頭:“好處還不止這個呢,爺爺難道忘了孫兒之前說過的土地吞併問題?” “世界那麼大,土地更是無窮無盡,到時候他們還好盯著老百姓手頭上那點田地嗎?” 朱元璋咧嘴笑了起來,咱大孫果然是咱大孫,困擾咱的問題,在咱大孫這裡那都不叫事。 “行、等晚上回城裡,咱就找徐達他們,跟他們提一嘴。” 奔赴北平的徐達若是聽到朱元璋這些話,恐怕臉都黑了,他人都不在應天城呢,朱元璋老實拉他出來背鍋。 他又不是背鍋俠。 “爺爺、最近有姚廣孝的訊息嗎?”朱軒好奇的問道。 姚廣孝離開也有幾日了,而且是乘船走的水路,到今天的話,應該已經抵達陳友諒和張士誠殘部所在的海島了。 朱元璋每天都有收到錦衣衛傳來的密報,如今姚廣孝確實已經在開始勸降了。 當然、姚廣孝沒有明目張膽的去勸降,如果他真敢大聲喊出來,保證立馬就會被亂箭射死。 普通計程車兵當然願意迴歸大明,可那些頭目不願意啊,一句話,任何時候都有一些人吃穿不愁,而且很享受。 特別是躲在海島上那些人,這些頭目就跟土皇帝一樣,他們才不願意迴歸大明呢。 “姚廣孝如今已混上張士誠殘部所在島嶼了,他最近都在暗中勸降那些普通士兵,效果還非常不錯。” “等他勸降的人數足夠,就會直接公開挑明,到時候那些頭目想要阻攔也來不及了。” 朱軒暗暗點頭,姚廣孝果然沒讓他失望,不愧有黑衣宰相之名。 “小少爺、你要的東西燒製出來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