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李善長見到朱軒
白虎下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13章 李善長見到朱軒,大明嫡長孫:老朱家的團寵,白虎下山,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從現在開始就叫咱老爺,你是咱家裡的管家……”朱元璋不忘提醒道。 李善長微微一愣,不確定的問道:“上位……老爺、那個神秘的高人不知道你的身份?” 朱元璋笑了起來,眯著眼打量著李善長:“你怎麼知道咱身後有高人的?” 李善長心裡腹誹,你最近搞出來的那些改革政策,難道還是你想出來的啊?就算咱這個謀士都想不出來。 “老爺、最近那些改革政策,可以說是築建了大明的根基,徹底解決朝廷財政的問題,可讓大明萬世昌盛,絕非一般人能想得出來的,即便是臣或者是劉伯溫都不如也。”李善長誠懇的說道。 “哈哈……”朱元璋嘚瑟的大笑起來,心裡那叫一個開心,這麼多年了,他還沒見過李善長對誰認輸呢。 一向都是李善長自認不比蕭何、諸葛亮差。 真是難得啊! 不過、朱元璋特別高興,因為那個人是咱大孫。 馬車出了皇城的元武門出的皇宮,然後朝著應天城太平門駛出。 從太平門出來後,朱元璋拉開馬車的窗簾,看著太平門外居住的難民。 李善長望著外面臉上洋溢著笑容的難民們,感慨萬千:“每一次旱澇災害,百姓都要死傷無數,原本我一直擔心今年會有多少難民餓死,病死。” “真是令我想不到,今年逃難而來的難民們,不僅沒有人餓死,病死,還都能填飽肚子,這地籠捕魚,看似簡單,卻是利國利民的利器。” 朱元璋也紅著眼說道:“是啊、蒙元的時候老百姓吃不上飯,咱爹孃和兄長們都被餓死了。” “咱推翻暴元,為的就是能人家人不再捱餓,老百姓們不再捱餓,可咱建立的大明,老百姓依然窮苦,日子依然難過。” 李善長趕忙勸慰道:“老爺、你做的已經夠好了,大明百姓休養生息沒有多少年,即便如此、老百姓的日子也比蒙元的時候過得好,只要再給大明幾年時間,我相信在上位的治理下,百姓安居樂業,吃飽穿暖。” 朱元璋揉了揉溼潤的眼眶:“對、那是咱都目標,咱這把老骨頭還能拼幾年,咱也想看到老百姓安居樂業,吃飽穿暖……” …… 馬車從官道進入鄉道以後,李善長露出若有所思的眼神。 楊家村這個地方,最近這段時間,已經進入了權貴的視線。 特別是朱元璋每天運送生豬過來的事情,已經傳遍了權貴們。 不少權貴都派人來打探訊息,只不過、探查到的訊息少之又少。 李善長一拍腦門,暗自懊惱,他早就應該想到了,楊家村的動靜,很有可能就是那個神秘高人棲身之處。 當馬車進入楊家村範圍,李善長瞪大兩眼睛,好傢伙!楊家村的百姓一個個面色紅潤,穿的雖然也是粗布麻衣,但大部分都是新衣。 還有他們臉上洋溢著幸福燦爛的笑容,說明楊家村的百姓日子過得好。 “難道是因為神秘高人的原因,上位從內庫撥錢,改善了楊家村百姓的生活?” 李善長很快又搖搖頭,他了解朱元璋,原本國庫就窮,即便是最近朱元璋從寺院繳獲了千萬兩銀錢,朱元璋也不會亂花錢的,撥款也是撥給北方乾旱嚴重的地區。 “楊家村的百姓為什麼日子過的這麼好?” 李善長一時想不明白,也懶得繼續想下去,等下了馬車他跟村民打聽就知道了。 馬車停在軒府門口後,朱元璋和李善長下了馬車進入大門。 當李善長看到院子裡的人後,整個人都愣住了,馬皇后居然在此地。 還有皇孫朱允熥和兩位皇孫女居然也在此地。 好傢伙! 別說是他們了,就連皇宮裡的人恐怕的沒有人知道吧。 這絕對是天大的秘密。 李善長把目光落在皇孫朱允熥身上,他心裡有了一個大膽的猜測。 如今皇長孫朱雄英已經薨逝,上位這是準備把朱允熥立為皇長孫! 他越想越覺得可能,不然馬皇后和朱允熥也不會在此地,更何況、朱允熥比朱允炆優勢大,因為朱允熥身後有常家,還有年輕一代武將藍玉他們。 “妹子……你看咱把誰帶來了。” 在喂朱允熥他們喝粥的馬皇后抬起頭,她見到李善長的時候,眼神微微一變。 她沒想到朱元璋把李善長給帶來了。 還不等馬皇后開口,朱元璋他們已經走了過來,朱元璋輕聲說道:“現在他是咱家的管家。” 馬皇后若有所思的點點頭,笑著跟李善長打招呼。 “老奴見過老夫人……”李善長也很會來事,立馬就進入角色。 “咱大孫呢?”朱元璋的目光四處尋找起來:“不會又跑玻璃工坊去了吧?都跟他說了不要去玻璃工坊,那邊危險容易燙傷。” “乖孫在後院呢。”馬皇后回應道。 “後院?咱看看大孫去。” 李善長此時腦瓜子嗡嗡的,皇長孫朱雄英不是已經薨逝,都已經躺棺槨裡埋在鐘山皇陵裡面了嗎。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