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虎下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8章 種樹的好處,大明嫡長孫:老朱家的團寵,白虎下山,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大孫說的實在是太妙了,草原韃子一直是歷朝歷代的最為頭疼的。” “強如秦漢,那哪怕是給了草原遊牧民族重創,過個十幾年他們又會捲土重來。” “實在是草原太遼闊無垠了,草原遊牧民族有擅長騎射,他們打不過就跑,根本無法滅絕。” “當初霍去病打到草原復地,在草原遊牧民族的聖山上封狼居胥,一度擊潰了草原王庭,讓他們心生恐懼,更是讓漢武帝劉徹說出,犯我大漢者,雖遠必誅……” “為什麼歷朝歷代中原除了叫做華夏,從漢武帝以後,也稱之為漢族,即便唐朝人叫唐人,宋朝人叫宋人,大明之人叫明人,但都是以漢族自居,就是因為漢武帝的功績。” “只可惜、強盛的漢朝,都沒有解決草原遊牧民族這個難題。” “現在咱算是知道了,既然殺不淨,那就走融合這條道路,只要是長一個樣貌的,就把他們都融合掉。” 朱元璋頓了頓,啞然失笑道:“哎、咱想的實在是太遠了,以現在大明的國力,不僅要平定周邊各地,還要鎮壓各地的叛亂,都不知道何時才能擊潰漠北草原上的蒙元,實現融合這條路。” 朱軒微微點了點頭:“確實、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估計還需要五六年才可能完成。” 朱元璋深以為然,他不會自大到立馬就能擊潰漠北蒙元:“草原人擅騎射,他們打不過就跑,滑不溜秋的,如果真跟咱大明的大軍硬碰硬,早就被滅了。” “而且他們就跟蒼蠅一樣,大明軍隊撤回守關,他們又跑回來侵擾,邊關大軍也是拿他們沒辦法。” 朱元璋所說的,的是遊牧民族的優勢,他們人口少,當然要利用自己的優勢了。 “爺爺、其實也不是沒辦法對付他們的侵擾行為。” “啥?大孫、你快跟咱說說是什麼辦法,這些年北方地區的百姓已經很艱難了,如果沒了草原蒙元的侵擾,日子會好過得多。”朱元璋急切的問道。 朱軒沒有直接回應朱元璋,他撿來一根樹枝插在地裡,然後又把樹枝拔了起來。 “爺爺、你看這洞如何?” 朱元璋一臉的懵逼:“這洞又小又淺,沒有什麼特別的啊。” 朱軒嘴角上揚,露出一抹邪魅的笑容:“爺爺、如果把這洞口加大呢?” “遊牧民族的優勢是騎射,騎在戰馬上無論誰衝殺還是撤退,速度都很快。” “而戰馬奔跑的時候,馬蹄落這在些小洞裡會如何?” 嘶!!! 朱元璋他們都忍不住倒吸了一口涼氣,他們腦海中已經浮現畫面了。 “如果奔跑都戰馬馬蹄踩進小洞裡,很有可能人仰馬翻,馬腿都會折斷。” “妙啊!實在是太妙了,如果往邊關之外的草原上挖開這些小洞,漠北蒙元就無法來侵襲劫掠。” “即便他們敢來,大明將士就能讓他們有來無回。” 朱軒笑著點點頭:“這種方式成本低,雖然不能防禦太久,但也能讓北方百姓有幾年休養生息都時間。” “而且、不僅可以挖洞,還能種樹,幾年時間種下的樹苗也能長大了,樹木也是阻攔戰馬的好東西。” 朱軒越說越起勁:“種樹還有一個好處,就是保住土壤裡的水分,讓風沙變小,甚至還能讓沙漠變成綠洲。” “大明北方不是乾旱嗎?樹木還有調節氣候的作用,只要種的樹夠多,也許北方的乾旱就能得到緩解。” 朱軒還舉例說道:“孫兒看過不少雜書,還跟一些藩商聊過。” “漢朝開闢絲綢之路的時候,西域各國都是綠洲,牛羊成群,湖泊清澈。” “後來因為人口增長,過度放牧,還有過度砍伐樹木當柴火,導致水土流失,綠洲退化變成了沙漠。” “這一千多年時間裡,當初絲綢之路上的很多小國,已經徹底被沙漠吞噬,消失在了歷史長河之中。” “雜書上說過一個西域曾經很繁華的古國叫做樓蘭古國,在唐朝時期就因為綠洲退化而消失。” 朱元璋的呼吸都變得粗重起來,種樹的好處實在是太多了,不僅能抵禦北方遊牧民族,最主要的還是能調節北方乾旱問題。 可很快朱元璋就露出失落之色,種一棵樹乃至萬棵樹都容易。 可九邊戰線太長了,根本不是幾萬棵樹能解決的,也不是幾萬棵就能改變北方惡劣的氣候。 “大孫、大明沒那麼多百姓可以種樹啊,現在連耕種的人手都不足。”朱元璋苦笑道。 朱軒暗道,這確實是一個問題,青壯年大部分都戰死沙場,如果在徵調青壯年錢種樹的話,一家老小都得餓死。 “爺爺、北方各地連年乾旱,百姓食不果腹,樹皮都吃光了。” “朝廷肯定是要賑災的,何不讓他們去挖坑和種樹,反正乾旱他們種地也沒什麼收成。” 朱元璋眼前一亮,這不就是跟以工代賑一個道理嗎。 北方那麼多災民,也不用完全安排去修建水利工程。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越之嫡女太囂張

夏日粉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