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虎下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1章 朱元璋談心,大明嫡長孫:老朱家的團寵,白虎下山,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朱軒這下知道是怎麼回事了,捂著額頭露出苦笑,這哪跟哪啊,自己小小年紀,看著像那麼殘忍的人嗎? “都起來吧,我沒有想殺你們,鹼礦是什麼東西你們難道不知道嗎?即便誤食了也毒不死人。” “更何況、碗裡的鹼水還是經過幾道過濾的,已經把有害物質都過濾掉了,是食用鹼。” “我之所以讓廚娘春花嬸加入一點鹼水蒸饅頭,是用來去除酸味的,懂了吧?” 眾人恍然大悟,一個個尷尬的直撓頭,小少爺那麼善良的人,怎麼可能會害他們呢,是他們自己想多了。 另一邊、朱元璋回到了乾清宮,御書房裡面燈光明亮,一個身材肥胖的身影趴在書案前批閱著奏摺。 朱元璋看著朱標憔悴的面容,心裡很難受不忍,很想立馬就告訴朱標,雄英還活著。 最終朱元璋還是忍了下來,目前越少人知道朱雄英還活著最好。 不是朱元璋不信任朱標,更何況朱雄英是朱標最喜愛的長子,完全不用擔心朱標會害怕朱雄英。 朱元璋擔心的是,萬一朱標說漏嘴,就會打亂他的計劃,找不出殘害大孫子的人。 而且、朱元璋還想每天都能出宮去看大孫,若是朱標知道朱雄英還活著,誰來批閱奏摺啊。 “皇爺您回來了。”太監王二狗立馬迎了過來:“老奴這就御膳房準備吃食。” 朱元璋搖搖頭:“不要了,咱已經吃過了,你先退下吧。” “好的皇爺……” 王二狗恭恭敬敬的退了出去,朱元璋走到書案邊上,並沒有打擾朱標,就安靜的站在一旁看著。 “父皇!” 朱標批閱完手中的奏摺,這才注意到邊上站著的朱元璋,連忙準備行禮。 “老大、無需多禮,奏摺都批閱完了嗎?以後別這麼勞累,要照顧好自己的身子。”朱元璋伸手按在朱標肩膀上,看著他那憔悴的面容,關心道。 朱標點點頭,發現朱元璋身上穿的是便衣忍不住問道:“父皇、你這是出宮了?出去散散心也好,政務交給兒臣就行。” 他也知道朱元璋因為朱雄英的薨逝心裡難受,多出去走走心情或許會好一些。 朱元璋看著朱標關心的問候,差點就忍不住告訴他朱雄英沒死的事情。 “老大、咱讀的書不多,你給咱琢磨琢磨,你說咱定下的不與民爭利,到底是不是對的?”朱元璋說著坐在了邊上的椅子上,他想看看自己大兒子是怎麼想的。 聞言、朱標微微一怔, 父皇定下的不與民爭利,是跟他商議過的,當時他也很贊同這個決策。 現在父皇又問他這個問題,難道是發生了什麼事情。 “父皇、兒臣並沒有覺得有什麼不妥,不與民爭利,老百姓才會過上好日子。” 朱元璋眼神中閃過一縷失望之色,但他並沒有生氣,他太瞭解朱標的性格了,非常仁慈。 和他一樣,心裡只有天下百姓。 不然的話,他們當初為什麼會一拍即合,商討出了‘不與民爭利’的決策。 朱元璋沉吟道:“老大、蒙元統治的時候,什麼人有錢?” 朱標想都不想就說道:“是蒙元人,還有士大夫和鄉紳士族。” 朱元璋點點頭:“沒錯、蒙元時期就是這些人有錢。” “他們除了擁有大量土地,盤剝壓榨百姓,並且經商賺取暴利,老百姓苦不堪言,民不聊生。” “咱再問你,你可知道胡惟庸案,咱為何殺了那麼多人?” 朱標愣住了,胡惟庸案跟不與民爭利有什麼關係? 而且、當初因為胡惟庸案,被牽連的官員有上萬,父皇決議要滅他們滿門,他可是求了幾次,父皇都沒有改變決定。 難道、父皇又要大開殺戒了? 朱標不由得心裡一顫,連忙說道:“父皇、兒臣知道貪官汙吏都是重罪,可天下需要官員治理,現在都還有很多空缺沒有補上呢。” 洪武三年的時候,朱元璋宣佈重新開了科舉,但在三年內,透過科舉取士的人才朱元璋並不滿意。 這些人只懂四書五經,缺乏管理地方的能力,因此、朱元璋直接停了科舉。 這就導致朝廷無人可用,特別是胡惟庸案又被朱元璋殺了上萬官員,朝廷更加缺少人才。 朱標不僅是擔心朝廷無人可用,更不想看到那麼多人被殺,所以才會如此緊張。 朱元璋也知道朱標心裡在想些什麼,最近他都在思索,要不要什麼時候恢復科舉。 “老大、你其實不懂咱為什麼要殺那麼多人,他一個胡惟庸,如何能牽扯出那麼多官員。” “咱難道不知道朝廷需要官員治理,只殺那些胡惟庸的核心黨羽嗎?但這些人必須得死。” 朱元璋說最後一句話的時候,語氣冰冷,殺意凜然。 朱標眉頭一挑,他當初就感覺奇怪,胡惟庸案牽扯的官員太多了,範圍也很廣,根本不合理。 胡惟庸才當宰相幾年啊,如何能拉攏那麼多官員。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進重紫這本書後

洋草果

拯救世界,王炸開局[快穿]

乘風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