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愛封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七十五章 三年,大漢的光芒,以愛封城,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時光荏苒,一過三年,越過平靜無波三載時光,已然到了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
“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父皇父皇,高祖爺爺寫的大風歌講得是什麼意思啊?”
手裡拿著波浪鼓,眼睛盯著一卷詩冊,衛長公主奶聲奶氣地道。
“清兒,高祖這話說的什麼意思,父皇好好和你說說。
他的意思是,在群雄逐鹿的時候,自己統一了天下衣錦還鄉,可身邊卻沒有了勇猛的男兒,為他為偌大漢朝鎮守四方,所以他求賢之心呢,就格外的強烈。”劉徹摸著女兒額頭,一臉寵溺。
衛長公主畢竟是自己的第一個女兒,是當之無愧的帝女,除了劉據,劉徹覺得再沒有比她更能讓自己關懷備至的兒女了。
在歷史上同樣如此,劉徹覺得所有有關腰斬的傳聞,都是騙人的,依照各種賞賜與關心來看,歷史上的漢武帝,根本不會下這個狠手。
就算是誤信讒言,逼劉據造反,也是他無奈自殺,加酷刑于自己最疼愛的女兒,絕對是以訛傳訛。
衛長公主小腦袋搖了搖,小手抓緊了劉徹右臂,奇怪道:“父皇,四方不是有那些諸侯王麼?為什麼高祖爺爺說沒有猛士為他守四方呢?”
“傻孩子,人是會變的,人的心可複雜了,除了父母親,誰又能全然不顧地相信呢?”劉徹笑道。
“那另外招的猛士呢?為什麼他們可以相信啊?”
衛長公主有些不理解劉徹的話,眉頭一皺,嘴巴嘟嘟地道。
把她從坐墊上抱到自己懷裡,劉徹撫平了她的眉頭,笑咪咪道:“因為他們的權利是皇帝給的,現在呢也可以說是父皇給的,父皇什麼時候想把他們的權利收回來都可以。
但諸候王他們就不一樣了,他們擁有自己的封國,很難收回來權力呀!”
“哎呀!父皇,那咱們趕緊把諸侯王的權利收回來吧!”衛長公主緊張地攥著劉徹手臂,一臉擔心道。
“哈哈哈,這麼為父皇操心,難道你將來想當個女皇麼?”
“不要,清兒才不要呢,把皇位讓給兄長就好,清兒只想天天陪在父皇身邊!父皇最疼清兒了!”
劉徹親了女兒一口,嘿嘿道:“還是清兒乖!不過皇位可不能隨便亂給,特別是你李姨娘去年才生了小弟弟,父皇得看你兄長和他哪個更強,才能確定儲君之位!
不過清兒也不用擔心,諸侯王早在你爺爺在位的時候,就已經打殘了,你看父皇推恩令都推了好幾年了,他們也不是乖乖接受著嗎?他們的子孫們正搶著分地呢,諸侯王可鬧不起來。”
“這樣啊,嗯,清兒雖然聽不太懂,可還是知道父皇沒什麼可擔憂的了!”
“咦,據兒哪去了?”
“兄長他背書去了。”
劉徹神色一鎖,有了些擔心,低頭看了看女兒,又微微鬆緩了些神色。
“你讓你兄長出來,整天背書可不行,父皇帶你們放風箏去!”
“放風箏咯!”
隨著一聲歡呼,衛長公主從劉徹懷裡爬了出來,急忙忙往丹景臺內殿跑去。
所過之處,盡是黃門與侍女被感染著,都露出了微笑。
顯然,衛長公主經常這麼幹,像個精靈一樣,惹得丹景臺上下,都歡喜於她的存在。
三年時間,發生了很多事情,首先是衛綰被劉徹逼上丞相位上,依舊堅挺,三年時光,兢兢業業。
李妍為劉徹生下了一個兒子,名為劉髆,如今已經一歲左右了,兄妹三人,相處融恰,經常一起玩耍。
韓嫣出入永巷之事敗露,太后追責,勢要殺他,可劉徹覺得他雖與宮女私通,壞了宮規,但他畢竟跟了自己那麼多年,於是保住了他的性命,貶為平民,三代永不錄用。
邊境再次動亂,李廣與韓安國聯手壓住,但在奸賊中行說出了計謀後,伊稚斜單于挫了漢軍幾分銳氣。
要說起中行說這個人,倒也是個賣國賊中的佼佼者,因為漢文帝強迫中行說陪送公主到匈奴和親,中行說對漢王朝懷恨在心,轉而投靠匈奴,成為單于的謀主。
叛國之後,把匈奴人當成衣食父母,誇讚匈奴人的長處,自以為驕傲,輔佐過老上單于、軍臣單于,現在還在伊稚斜單于手下當差,命還算挺硬的。
太皇太后身體每況愈下,一天不如一天,現在差不多快奄奄一息了,隨時有可能駕鶴西去。
劉徹對她的將行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