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愛封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二十八章 期門軍羽林騎,大漢的光芒,以愛封城,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沒有強大軍隊的國家是不完整的,沒有出路的,對漢朝這種內有諸侯國,外有夷戎的情況,更是如此。
然而漢朝時期的軍隊,也跳脫不開自古以來的守制,主要由中央統轄的軍隊、郡縣王國的地方軍隊和邊防部隊組成。
不過事實證明,這種三軍分配製,是不可避免的,也是維繫國家穩定的必要配置。
其中中央統轄的軍隊包括京師諸軍和戰略要地的屯兵,而真正由中央統轄的軍隊為京師諸軍。
京師諸軍在西漢中期以前,也就劉徹之前,根據任務不同而分為三部分:一是郎中令統領的皇帝侍衛部隊,二是衛尉指揮的皇宮衛隊,稱南軍。三是中尉統御的京師衛戍部隊,稱北軍。
像程不識掌握的,就是長樂宮的衛隊,而李廣在去上郡前,做的是未央衛尉,就是掌管未央宮的衛隊,又如郅都從邊塞雁門回來前後,做的就是北軍的中尉,另外負責長安城的“刑事案件”。
南北軍訓練有素,強化了京師治安,又因隸屬系統各異,避免了其合兵反叛,南北軍制度是秦漢軍制的一大特點。
劉徹近些天來,為了確保京師地區的政局穩定,也為了安置將士們的遺孤,在南北軍制度的基礎上,重新整編了京師諸軍。
首先,他要做的,就是去縮小南軍編制,然後擴大近身侍衛部隊。
不久之後,劉徹在冬天腳步剛剛來臨之時,也就是大雪未曾到來那刻,直接設立期門軍和建章營騎(後稱羽林騎)。
期門軍從那裡來呢?還就是在關東、隴西、天水、安定、北地、上郡、兩河等六郡良家子弟之中徵人,選拔能幹的期門衛士。這六個郡都距離長安不遠,而且歷來以出優秀騎兵著稱,即所謂“六郡騎士”。
把羽林孤兒,也就是陣亡軍吏的後代吸收到羽林騎中,嚴格訓練,傳授技藝。
劉徹認為,期門、羽林兩支部隊的人員都應該是經過嚴格選擇、技藝高超的職業軍人。
雖然達到要求的人還很少,但也都是因為沒有經過訓練,或者年齡較小而已,所以劉徹並不著急。
也正是因此,劉徹才明顯感覺的到,皇帝近身侍衛力量得到了增強,其次,也調整京師警備力量,削弱中尉過重的權力。
解除中尉兼管三輔地區地方軍事的權力,向北軍派遣了監北軍使者,控制北軍調發權。
最後,劉徹設定了七校尉軍,加強京師駐軍力量。
改革後的中央軍隊由於兵員來源不同,使兩支軍隊相互掣肘,避免威脅皇帝統治。
它們共同組成威懾地方的中央軍隊,進一步讓劉徹能夠得以進行集權的統治。
做這些的話,劉徹也與太尉竇嬰提過,那老頭也是十分讚許。
不過齊全天三人統率的那京師南軍就有些尷尬了,他們似乎是三不管,因為藉著劉徹的威望,未央衛尉根本不怎麼管,到了再立新軍之時,矛盾就十分尖銳。
劉徹沒辦法,只好不再擴充齊全天三人所率的南軍,僅保留戰耗剩下的,加上新增的,攏共一萬二千人,三人各率四千人,分稱南甲、南盔、南靴三支軍隊,合稱南三軍,當做心腹軍隊培養。
不過他們的任務也很重,徵來的新兵,通通要讓他們來負責分管練兵。
……
這時候,
經過十幾天深思熟慮的齊秀兒,
也大著膽子,再一次藉助齊全天的力量,透過上奏,表示了要見劉徹。
劉徹怕她是因為出了什麼么蛾子,才想到見自己,所以便同意了。
一個旨意下去,直接派了包桑把她帶到金華殿,藉此問問她商路順不順利。
齊秀兒的確很有膽色,換作其他女人,根本不敢去提出面見皇帝,而她卻做了不止一次,這已經是第二次了。
金華殿不大,也不及宣室殿的恢宏,但見人還是拿得出手的,不過劉徹難得地把見面地點,換到了殿外的一處亭子。
對方畢竟是個女人,還是個漂亮女人,劉徹與她交際也比較多,不至於太過公事公辦,簡單把她當男人看。
落葉滿地也是一種美,小亭小池也是一種美,坐在石桌前,望著清池紅葉,齊秀兒自經商以來,第一次體會到了安心的感覺。
不開口怎麼談?
劉徹敲了敲桌子,把齊秀兒目光吸引過來後,笑嘻嘻道:“你不是想見朕麼?現在見到了,為何又不說話呢?”
他怎麼好似變了一個人,
不太生硬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