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愛封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十章 交談,大漢的光芒,以愛封城,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是關中平原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風每天從南山頭颳起,掠過平原,把滔滔東去的渭水凍成堅冰。只有獵獵的旌旗告訴東去的隊伍,戰爭就在眼前。昨天,他們還在城外舉行了短暫的開拔儀式,今天就已經賓士在兩山夾道的函谷關外了。
衛隊將劉徹的車架團團圍在中間,起到保護的作用,整日的趕路,劉徹難免有些無聊,身披裘衣,抱著一個小暖爐,頭戴虎頭帽。時不時的在外面瞧上幾眼,眼睛很不安分。
知道路途會有些顛簸,劉徹特意帶了一個坐墊,這使得他不得不誇自己有先見之明。
乾坐著也不是個事,不如和老師聊聊天,衛綰此刻正坐在他的身旁,本來還想要個私人空間,可衛綰偏偏不同意。
就是因為陛下的一句,讓他陪在自己身邊,他居然咬文嚼字,非得和自己同坐在一個馬車裡,這無疑讓劉徹的不自在雪上加霜。
對於老師來說,請教問題顯得更有含金量,“老師,十一位大臣被刺殺一事,是不是梁王所主謀?刺客竟然逃到他的領地,是否就窩藏在他的府邸內?”
衛綰也有些想不到劉徹居然會聯想到這麼多,他才八歲啊,上殿請命本就勇氣可嘉,他無疑又高看了太子一眼。
有些東西他也只是懷疑,也不好給出確切的答案,“能致袁盎於死地的不多,而那不多的人之中,梁王又和他有深仇大恨,袁盎斷了他儲君的念頭,他確實有最大的嫌疑!”
頓了頓,“如果是梁王是主謀,從兩個刺客逃亡睢陽來看,也只有梁王府更加安全,他們想必會更願意躲在那兒,為梁王所護。”
對於劉徹來說,所有想搶他位置的人,都是他的敵人,既然梁王有意做儲君,那咱就讓他想得美!
被劉徹挑起來話題,衛綰倒有些心思想考考他這個學生,“如果是梁王設計這場刺殺,那你覺得什麼是他的動機?”
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他覺得作為一個成熟的統帥或君王,知道什麼時候應該進攻或者防守,這一點十分重要。
在前世,劉徹就喜歡看一些偵探小說,想犯人動機什麼的,他可以放心地稱之為毛毛雨。
“梁王爭取儲君之時,便是在四年前,因為榮哥哥被推選為太子,這才斷了念頭,不難想象,如今太子之位,剛好被我接替,反對他的大臣一死,這無疑是他的一大墊腳石。”
對這個答案很滿意,衛綰捋了捋鬍子,“那你可對梁王有所戒心?”
戒心?他都想斷我前程了,這個混蛋我對他何止是戒心?劉徹對梁王很是嫌棄,為了一己私利,謀害我大漢十幾位棟樑之臣,簡直不能忍!
“這是一個王八蛋!他大爺的!”
“啊!你說什麼?”衛綰顯然沒有聽懂。
居然情不自禁說漏了話,幸虧他聽不懂,要不然就會怪我用粗鄙的話了,劉徹拍了拍他的小胸口。
“沒什麼,沒什麼,我說我怎麼能沒有戒心,居安思危方可致遠,千里之堤潰於蟻穴,有這麼一個隱患,多加小心,那是一定的!”
“看來老師沒有白教你,孺子可教也!”
劉徹想到一個詞,用來形容衛綰最好了,不要臉!
天天教人家之乎者也,不把人教傻就不錯了,書呆子不就是這麼來的嗎?
劉徹也和他聊不到一塊兒,有一句沒一句的搭著。
馬車停了,劉徹伸了一個懶腰,向車外看去,一個探子的走到了跟前。
在衛綰的示意下,探子開口了,“函谷關守將李息在關外等候!”
這一路可把劉徹憋壞了,這一句話,彷彿下課的鈴聲,給他非一般的感覺。
放下手裡的暖爐,劉徹和衛綰下了馬車,他抬眼望去,這函谷關果然地勢險要,兩邊峰巒疊嶂,直插雲天,山上林深路隘,關城就築在兩山之間,恰似一隻猛虎,雄踞在千里馳道上。
感嘆道,“雄關漫道真如鐵,不見當年秦始皇!”
一找到感覺,劉徹就喜歡拼湊詩句,自以為風度翩翩。
這讓人咋舌的是,還有捧場的。
衛綰就覺得劉徹說的這句詩挺好的,“太子說的確有道理,秦始皇不得人心,而高祖約法三章聞名於世,這雄關必定是有能者得之,這才為我漢家疆土!”
看到函谷關上旌旗獵獵,刀槍林立,守關將士個個精神抖擻,陣容嚴整,剛剛平復的興奮頃刻之間又躁動起來。他上前揮手向將士們致意,稚嫩的童音駕著寒風,在兩山之間蕩起陣陣迴音:“將士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