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愛封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八章 袁盎之死,大漢的光芒,以愛封城,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地上的血液散發著幽冷的血光,眼前的場景,讓郅都忍不住悲泣,兇手是何等的殘忍。太常袁盎究竟做出什麼樣的事?讓兇手惱羞成怒,做出此等有違人倫的事!

走進內室之後,郅都鬆了一口氣,索性兇手只針對太常袁盎一個人,並沒有傷害他的妻兒,深夜中,榻上安睡的婦女和幼兒,發出微弱的呼吸聲。

不知道等他們明天起來以後,看到這場人間慘禍,又會是何等的痛苦。

袁盎一直保持著忠臣的節義,家中並不富裕,頂樑柱的崩塌,無疑會給他的家人帶來沉重的負擔。退出內室,郅都盤算著,請求皇上好好安置袁盎的妻兒。

屍體手邊被血液浸染的竹簡,吸引了郅都的目光。

蹲下一看,竹簡上的字讓他大吃一驚:近日雖多有行刺之事,然念刺客憚而後改,想我大漢何等強盛清明,區區宵小,又有何懼?然念刺客背後之人,必有不軌之心,吾大漢江山社稷,若有奸佞在旁,隱患眾多,吾死不足惜,但思皇上太子以及諸同僚安危!

血書上的字,透露出袁盎憂鬱的忠善之心,字雖有些模糊不清,但工整的行文無不透露出這肱股之臣的遠慮。

據內容揣測,他此前肯定遭遇過一些刺殺,由於各種原因,而頻頻失手。

緊緊的盯著竹簡上的字,郅都的思緒不禁回到四年前,吳楚七國之亂剛剛平息,宮中迎來了十月的朝會。

竇太后在宮中設宴,極力向皇上,要求,讓梁王劉武來赴宴,並要皇上兌現一年前的諾言,也就是封梁王為儲君,皇上不禁陷入沉思。

就在這時候,時任太后身邊詹事的竇嬰開口反對,這一場風波才得以擱淺。

多番要求下,皇上十分尷尬,他多麼希望當時有人能站出來,為他說話。所幸的是袁盎站了出來,他據理力爭,字字在理,舉出了許多兄弟繼位而招致禍患的例子。

即便是太后不悅,袁盎還是沒有畏懼,繼續闡述他的觀點。

太后胸中怒火積鬱到快要爆發,這時候長公主站了出來圓場,這才將袁盎護了下來。

宴會的結果就是,皇帝頒發了兩道詔書,斷了梁王想當儲君的念頭。

自那以後,袁盎便常常陪伴在皇帝左右,他也清楚地記得,散會之後,袁盎與周亞夫一同出宮之時遭遇的冷箭。

這的確是一場有預謀的刺殺,到丑時一刻,各路什長紛紛前來稟報。這一夜,長安城中有十數位大臣倒在血泊之中。

十數位大臣齊被刺殺,朝野之上一片死寂,劉啟暴怒的像一頭獅子,可他還是強壓了下來,保持著沉穩和鎮定。

天子一怒,伏屍百萬,面對著劉啟的質問,沒有一個人敢開口回話。

當黃門總管嚴錦戰戰兢兢的呈上袁盎手寫的血書時,劉啟一陣悲呼:“朕的袁愛卿,他們都是國之棟樑啊!”

劉徹發現今天太傅衛綰有點不對勁,心不在焉的教書,時不時讀錯幾個字,這讓他有點納悶了,平常也不這樣啊!

莫非是看我小,好糊弄不成,我也是有脾氣的好不好?

劉徹大喊一聲:“老師,門在那!”他也是看出來了,太傅衛館明顯是想走了。

聽到這聲大喊,衛綰呆滯了一下,竟是傻乎乎的真往門口走去。

正當劉徹長呼一口氣時,衛綰竟然回頭了,滿臉怒火,“劣徒,你剛剛是在命令為師嗎?”

“老師,我錯了!”劉徹頓時認了慫,他可不想嘗‘竹筍炒肉’的滋味,這被打的感覺很不好受。

“罷了,罷了,說起來也是為師的錯,教書有些不認真了。”衛綰竟然主動承認錯誤了,這讓劉徹有點受寵若驚。

劉徹冒出來八卦的念頭,打了回去,又馬上跳了出來,就這樣恍恍惚惚的猶豫著。

看出來劉徹也有點不在狀態,衛綰輕嘆:“你是不是好奇,究竟發生了什麼事?讓老師心不在焉嗎?”

劉徹使勁點頭,一副乖寶寶的樣子。

“昨日午夜,袁盎為首的十數位大臣被刺殺,皇上正暴怒著呢,眾大臣都有些揣揣不安。”

竟有這種事,劉徹仔細搜尋著前世的記憶,很快他便想到了,這不是梁王主使的嗎?

對他來說,這是一個大好的機會啊!這不是可以鞏固自己太子的地位嗎?他覺得他很有必要主動請纓。

“老師,我要去面見父皇,你不要攔我……不要攔我!”

說完這句話,劉徹作勢欲走,可走到門口,回了回頭,發現衛綰並沒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