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低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4章 寒冬來臨2,漢末逆流,不低頭,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對爬犁和雪橇的使用,是這次被點中出征將士們必須掌握的技能.
在必要時候,他們甚至還得利用身邊可利用的一切材料製作爬犁或者雪橇。同時,陳風還命令匠作營抓緊製作了一批踏雪鞋。
這些沒有技術含量的裝備看起來是那麼普通,可真當要使用的時候,眾人才明白這些裝備的厲害之處,將士們都對接下來的出兵計劃滿懷信心。
“這大半個月來,將士們已經逐漸熟悉了各種裝備的使用。”
看著帳內眾將,陳風笑呵呵的說道:“這算是我們出征前最後一次集體會議了。
此次會議之後,五千精銳分批前往雁門,高覽已經在那裡準備好接應我們。
來,公明,你算是最後加入我們這個團體的,我知道你心裡還有芥蒂,但接下來的戰事不僅關乎到五千將士的生死,更關乎到我遼西十幾萬百姓的生死存亡。
以前的不愉快就讓它過去吧,我希望在座的諸位都能看遠點,這世界很大,大得你們無法想像。
諸位都是當世豪傑,十幾年的勤學苦練,為的是什麼?好男兒生逢亂世,即使不能封候拜將,至少也要守土衛疆。
匈奴人屢屢南下,邊疆數百年來安靜了多少年?邊關百姓何其痛苦,這一切,都是這些遊牧部落帶來的。
此次出征,我們不僅是為了自身的發展,更是為了漢家百姓。即使將來我們不能佔據天下,但我們至少為保護邊疆的百姓努力過。
歷史會記住我們所有人,我漢家兒郎的名號,會再次在匈奴人的歌謠中傳唱,我們,是頂天立地的漢人。”
“敬拜主公、、、、、、”
一番演講,眾將的情緒都被調動起來,張合更是帶頭向陳風敬酒。
這些人中,哪一個不是鐵骨錚錚的熱血男兒,現在有掃平草原部落的機會,他們如何能錯過。
即使是像徐晃、張遼這樣的降將,他們追求的不就是揚名立萬嗎?
當初徐晃跟隨楊奉的時候不過是白波賊中的一名校尉,既然是白波賊,那必定是做了不少傷天害理的壞事。
徐晃雖然看不慣,可為了實現自己的理想,他還是堅持在白波賊中待下去。
後來若非遇到曹操,若非曹操的人格魅力征服了他,若非曹操的實力震撼了他,恐怕徐晃也不會選擇脫離白波賊。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短短數十年眨眼而過,誰也不想浪費這大好時光,更別說輕易丟掉性命。
張遼絕對是講義氣的幷州男兒,呂布對他也夠好,把他當兄弟,親自教導他的武藝。
高順更是可以為他兩肋插刀,多少次都因為替他擋刀子而差點丟掉性命,難道這樣的情義不夠重嗎?不夠張遼兌現同生共死的承諾嗎?
絕對夠,可張遼還有理想,有出人頭地,揚名立萬,光宗耀祖的理想。他不想浪費了自己平身所學。
所以,在生與死麵前,他害怕了,也妥協了。他做不到高順那樣坦然,於是,他投降了曹操,即使他內心裡是萬般難受。
所以,相比較而言,投靠陳風也不算什麼壞事,至少陳風現在表現出來的能力,他做事的風格以及現有的實力和潛力,足夠折服張遼等人來賣命。
“三千弓騎兵,一千長弓手,五百刀盾手,五百長槍手,這就是我們此次出征的全部兵力。”
酒過三巡,陳風再次開了個頭:“所有的作戰計劃已經制定,我們接下來要做的就是把這些計劃給實施下去。
曹性、魏越,你二人對河套附近的草原最為熟悉,再加上我軍商人帶來的地圖等資料,此次出征的探路及警戒任務就交給你們了。”
“謹遵主公之命。”
曹、魏二人早年就曾與匈奴人作戰,他們對匈奴人的習慣和戰法再熟悉不過,這也是陳風一定要帶他們出征的理由,除此之外,曹性的那些兄弟大都被點名出征。
“公明,這幾天你熟悉了軍隊的新戰法,想必由你來執行斬首任務是最合適不過。”
陳風記得後世的一些書籍上有關於徐晃的事蹟和評價,尤其是他在草原作戰的時候,每次都率領精悍猛士猛攻敵軍主帥陣地,執行斬首策略,這才導致曹操的大軍能夠在那麼短的時間內擊潰草原騎兵。
“文遠,你辦事穩重,思維周密且擅長統帥輕騎。”
最後,陳風給張遼指派任務道:“斷後,圍剿敵軍潰敵等任務非你莫屬,希望你能保證弟兄們的安全。”
“絕不辜負主公期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