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低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8章 漢軍兵威2,漢末逆流,不低頭,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且不說雁門關這邊陷入狂歡之中,另外一邊,匈奴人收縮兵力聚集在大營裡,雖然這些天攻城損失了點兵力,但他們在兵力上依舊佔據優勢,將近五萬匈奴騎兵的營地可不小。
“到現在,你們竟然還沒有拿下雁門關。”
左賢王的大帳內,幾名萬夫長和其他將領都低著頭,按照出兵之前的計劃,他們應該採取突襲的方式拿下雁門關,然後大軍直入幷州腹地劫掠。
可僵持到現在,他們連第一步都沒走出去。就連左賢王自己也負傷了。
曹性那一箭射的不是很準,畢竟距離太遠,再加上在戰馬上太過顛簸,而且左賢王的親衛及時保護了他,這才使得那一箭只是射穿了左賢王的左肩膀。
“漢軍比我們想象的要堅韌。”
一名萬夫長低頭解釋起來:“而且,這個季節我們應該在草原上放牧,戰馬和牛羊經過一個冬天後掉膘的厲害,不少勇士都牽掛家裡人。
而且,這次漢軍將領將方圓百里之內的部落和村莊都清洗了,我們來的時候根本沒搶到什麼,勇士們的鬥志提不起來,這仗很難打。”
“你是在質疑我的決定嗎?”
大帳內的其他人都嚇的不敢回答,他們不敢質疑左賢王的決定,不過,在這個季節南下本就不合適,至少也可以等到三個月後。
等到戰馬膘肥體壯的時候,他們也有足夠的牛羊充當食物,可現在,明顯不合適。
不過,沒有坐在左賢王這個位置,他們是無法理解左賢王的苦衷。左賢王豈能不知在夏季發動南下的戰事是很不合理的,可是,部落內部早就出現不和諧的聲音,自己又需要戰功來爭奪單于的位置。
正巧袁譚派人送信來邀請他南下商議大事,而鮮卑部落的首領和連也率領兵馬先一步進犯幽州,這無疑是最好的機會。
原本,在與袁譚計劃中,雁門關是可以輕鬆拿下的,誰曾想雁門關沒拿下,自己折損了兵馬不少,就連自己也差點中了漢軍的埋伏。
“據探子來報,漢軍的主力部隊即將抵達雁門關。”
坐在左賢王旁邊的一名匈奴人打破了沉默,他看了看其他將領,然後又看著左賢王。
“我們的目的是劫掠,絕對不能讓勇士們消耗在這,除了雁門關,我們還有其他地方可以去,河東就是個不錯的選擇,我們曾多次進入河東。
而且,幷州在大漢朝也不過是苦寒之地,哪裡比得上河東富庶,再加上這些年戰事不斷,我猜幷州也沒多少油水,我的建議是,何不換個地方。”
“次左日逐王的意思是、、、、、、”
左賢王不傻,他的目標不是拿下雁門關,就算拿下了他也呆不了多久,而且,正如次右日逐王所說,幷州其實也很窮,再加上幷州民風剽悍,想要直接攻入腹地,確實不容易。
“你們先下去吧,我再想想,次右日逐王留下。”
思考了一會後,左賢王終於下了命令,那幾個萬夫長也鬆了口氣,看來,自己是不會受到懲罰了。
“如果就這樣退走,別人會怎麼看待我們,就算回到部落,我們還是會受到排擠、、、、、、”
“你覺得部落內的那些人想我們回去嗎?”
次右日逐王打斷他說道:“我們要做的,是劫掠到足夠的物資,然後積累足夠的威望,只有這樣,部落內那些正在觀望的族人才會選擇支援我們。
從當初那場叛亂開始,我們在草原上漂泊了這麼多年,現在,部落內部要推選新單于,我們必須儘早回去。
即使這次我們不能在漢地劫掠到什麼,但只要我們擺足了姿態,那些叛徒就會畏懼。
只要你能奪回單于的寶座,我們就沒什麼好害怕的了,勇士們的血不能白流,叛徒必須要受到懲戒。”
“好,我於扶羅當初就發過誓,一定要殺光那些叛徒。”
左賢王點點頭,很明顯,軍中這麼多人,唯獨次右日逐王最懂他的心思,而且,這次南下的目的本就是劫掠,既然雁門沒什麼好搶的,那就不如去河東。
其實,這支南下的匈奴人只是匈奴的一部分而已,這位左賢王於扶羅,當初本該接任單于之位,可由於一場叛亂,使得他有家不能回。
數年前他曾向大漢朝求援,可風雨飄搖的大漢朝沒空搭理他,這才導致他率領部眾在草原上流浪。
在一次次南下劫掠的過程中,這支匈奴部落擄掠了足夠的人口和物資,後來於扶羅與袁紹搭上了線,這才使得他的部落漸漸壯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