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低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8章 第十八掌 後方爭執2,漢末逆流,不低頭,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袁譚輕蔑的笑道:“三弟說笑了,高幹將軍指揮有方,陳風只不過是聽命行事。
不然,他區區一個副將,僅僅一萬人,又怎麼敢前往曹軍大營挑戰呢?這個道理三弟不會不懂吧。
高幹將軍現在之所以沒有抵達黎陽,那是因為他在城外駐軍,跟黎陽臣互為犄角,正好可以抵禦曹操,此舉甚有深意,對戰局也很有利。
而且,我聽說這個陳風仗著自己有點功勞就在黎陽城內為非作歹,坑殺重傷員,更派兵搶劫平民百姓,強姦民女。今日我召集諸位就是要商量這件事情。
陳風有勇無謀,行事魯莽,現在竟然不聽高幹調遣,甚至煽動軍士,明顯有造反的跡象。
這種人,怎麼能留在前線,黎陽乃是我軍重中之重的前線據點,更不能讓這種人留在這裡。曹操不是那麼好對付的,有陳風在前線,就會給曹操很多機會。
黎陽是我軍的屏障,非大才之人不能鎮守,前線數萬將士都期盼勝利。如今只有高幹將軍能抵擋曹操,。
為了冀州的安危,也為了這次抗曹,我提議,陳風必須被調回來,最好能就地格殺。
否則,有他在一天,冀州的安全就會減一分,冀州的安全不容兒戲,前線將士的性命更不容兒戲。
諸位仔細想想,陳風來歷不明,身份神秘,一身武藝雖然高超,但為何偏偏在官渡之戰結束後表現出來,而且還正好救了我父,諸位不覺得這些都很不合理嗎?
他是個人才,可這樣的人才為何沒有早出現。曹操何等精明,其出謀劃策向來都有後手,且從不給敵人反擊的機會。
陳風何德何能,竟然能在曹操眼前擊敗其大將夏侯惇,還擊殺許攸,這也太匪夷所思了吧。
這一切,只有一個解釋,那就是陳風是不懷好意而來。我懷疑陳風極有可能是曹操的細作,曹操當時故意派他打入我軍內部。
為的,就是這接下來攻破冀州。眾位應當知曉我冀州城高牆堅,曹操不可能輕易攻打下來。
現在看來,陳風的行為更加可疑,我怕他就是在要前線為曹操做內應。我袁譚,身為袁家長子,有責任為袁家基業負責,像陳風這種人,絕不能留在前線。
諸位請想清楚,這關係到我冀州的安全,同時也關乎到眾位的安全,若是讓曹操打進來了,我冀州就會成為人間地獄,眾位可不要忘了曹操當年在徐州做的那些事情。”
袁譚這番話說的流利順暢,有理有據,堂中很多人都快被袁譚給迷惑住了。
而且,袁譚故意將冀州說成是自己的,好似自己已經是冀州之主一樣。現在這種情況再明顯不過,袁譚就是要給所有人造成一種自己就是冀州領頭人的形象。
袁尚聽了,心中是怒火滔天,但是他也知道現在不是發作的時候,如果讓袁譚這麼繼續說下去,堂中所有人恐怕都會被迷惑住,等到眾人有了先入為主的想法後,那他不論再怎麼說都是無用。
這時,袁尚拍手笑道:“哈哈哈,妙,妙啊,大哥,我以前怎麼不知道你這麼會演戲,今天,我才算是真正見識了你的面目。一張利嘴完全可以顛倒黑白。
高幹明明故意拖慢行軍速度,沒有按時抵達前線。陳風抓住戰機,立馬出兵,大勝曹軍,你卻說是高幹的功勞。
高幹又私自從黎陽城調出兩萬精兵,自己跑到後面紮營,留下一座空城給陳風,你卻說高幹是和陳風互為犄角。
高幹堵住陳風退路,又暗中調出城中糧草,現在,黎陽城內缺糧,軍心渙散,有士兵做出敗壞軍紀的事情也很正常,你卻說是陳風故意指使。
黎陽城現在是什麼情況,恐怕大哥比所有人都清楚吧,難不成還要我在這裡詳說不成。
我今天並不想多說什麼,我也沒有刻意偏袒陳風,我只想說句肺腑之言。
大哥,曹賊在外虎視眈眈,父親屍骨未寒,我等當攜手合作共抗曹操才是,若是某些人只顧著陷害忠良,搶奪軍權,恐怕,只會便宜了外人吧。
這等私心之人,有什麼資格繼承父親的位置,莫不是大哥覺得只要自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不管用什麼手段都行嗎?或者說,莫不是大哥和曹操有什麼協議不成?”
袁尚一席話,引得堂中大部分人驚呼,原來事情並非如此。
而且,聽袁尚的意思,這其中是高幹蓄意所為,似乎,大公子袁譚也參與其中。如果真是這樣,那袁譚就真是要不得啊。
袁譚怒氣衝衝的看著袁尚說道:“三弟休要血口噴人,高幹將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